ai算力卖水人(淘金热卖水人商业思维)
十九世纪初,美国德州盛行淘金热,然而,在干燥的山谷中,水源的匮乏成了淘金者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亚默尔,一位年轻的淘金者,却选择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路径。他利用自己的积蓄,购置了大水壶、碗和炉子,在离淘金地不远的地方开设了一个水摊。虽然挑水与烧水的成本几乎为零,但亚默尔的这一举动却为他带来了稳定的收入。那些淘金者们纷纷来到他的摊位前购买水,尽管他们为亚默尔放弃淘金而选择卖水感到惋惜,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商业头脑。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默尔的收入逐渐增长,而许多坚持淘金的同行却最终一无所获。那些能够跳出主流赛道,从服务角度把握细分市场盈利机会的人们,就如同亚默尔这样的“卖水人”和“卖铲人”,他们总能找到独特的商机,实现稳定的收益。

2022年11月,OpenAI重磅推出ChatGPT,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AI热潮。仅仅过去一年多,在2024年2月16日,OpenAI再次凭借Sora生成的1分钟视频,展示了AI技术的强大实力。与历史上的“淘金热”相似,AI领域也涌现出了众多商机。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最先获得丰厚回报的并非是直接参与AI研发的企业,而是那些在背后提供基础设施支持的企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卖水人”和“卖铲人”。
在AI浪潮中,光模块板块成为了国内少数能够与全球AI产业链深度挂钩、共同成长、实现业绩兑现的领域。由于AI对算力的巨大需求,光模块技术不断迭代升级,薄膜铌酸锂调制器作为高速率和低能耗的代表,已经成为了1.6T光模块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天通股份、光库科技和合肥芯智华光子等企业,凭借其在大尺寸铌酸锂晶片成套技术和工艺方面的领先地位,将在光模块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文字聊天、文生图片到文生视频,模型迭代升级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背后离不开海量数据的训练和推理支持。国泰君安的研报指出,Sora大模型沿袭了GPT模型的技术路径,其成熟发展同样需要“海量数据+大规模参数+大算力”作为坚实基础。由于视频训练所需的数据量远大于文本训练ai算力卖水人,预计Sora大模型将进一步加剧算力需求的紧迫性。

在此趋势推动下,全球对算力的需求将持续迅猛增长。除了GPT和Sora这类引领潮流的AI大模型ai算力卖水人,实体领域如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和远程医疗等,也正日益融入数字技术,对算力的依赖愈发强烈。算力逐渐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必需基础设施,为各行业提供便捷、普惠的计算支持。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估算,算力每投入1元,将能带动3元至4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AI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出显著的“木桶效应”,其中之一便是算力服务器集群间的数据交换对高速率、低能耗光模块产生了巨大需求,从而推动了光模块行业的蓬勃发展。据Yole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全球光模块市场预计在2022年至2028年间将以12%的年复合增长率迅猛增长,预计届时市场规模将翻一番,从2022年的110亿美元激增至2028年的223亿美元。
当前,市场对光通信在AI时代的重要性已有充分认知。经过前一轮云计算的推动,我国光通信产业链在多个环节均展现出显著优势,国内光模块领军企业已逐渐跻身全球前列。在这一轮的AI热潮中,光模块的“卖铲人”角色愈发重要。面对Sora等AI大模型的火热,光模块企业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新一轮算力建设带来的需求挑战。

在算力时代的推动下,光模块技术的升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仅需要实现速率的翻倍增长,还需要解决由此带来的功耗增加和成本上升等问题。据FiberMall测算,以太网光模块在400G、800G、1.6T和3.2T速率下的功耗分别约为10W、15W、20W和30W。在从800G到1.6T的速率提升过程中,尽管功耗仅增加了30%,但单位功耗的持续优化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AI低功耗需求的推动下,供给端的升级动力更为强劲。
薄膜铌酸锂调制器作为新一代的创新材料,正逐渐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其高电光系数、大带宽、高功率、高稳定性以及低驱压和低损耗等优异特性,使得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能够实现超快电光响应和高集成度光波导。基于CMOS工艺制备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能够充分发挥其高速调制特性,满足PAM4单波200Gbps甚至单波400Gbps的速率要求,同时其低电压特性也有效降低了使用能耗。
目前,考虑到性价比因素,800G光通信领域已经开始使用铌酸锂材料制作的器件,并且其渗透率预计将逐渐提升。Light Counting预测,到2025年,800G光模块的市场占比有望从2022年的7%提升至50%。随着成本的下降,其他低速率光通信应用需求也将逐步替代硅光器件。据Research Diave数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铌酸锂调制器市场规模将达到65.43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09%。
铌酸锂调制器的设计复杂度与制造难度颇高,因此全球范围内仅有日本富士通、住友以及美国Lumentum(已被光库科技收购)等少数几家光通信巨头能够批量生产出电信级铌酸锂调制器。然而,鉴于薄膜铌酸锂材料的卓越性能,包括新易盛、联特科技等在内的多家光模块领先企业,以及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等供应商,都已经积极布局铌酸锂技术路线。
随着铌酸锂调制器的广泛应用,对铌酸锂晶体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铌酸锂晶体,作为薄膜铌酸锂调制器的关键上游原料,主要由日本信越化学、住友金属、德国Korth Kristalle等公司供应。从保障供应链安全及推动国产替代的角度出发,铌酸锂单晶的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目前,国内的天通股份(及其子公司天通凯巨)、德清华莹、南智芯材均已涉足此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通股份已于2023年5月实现铌酸锂大尺寸晶片的量产突破。
展望未来,随着下游器件朝向小型化、批量化、低成本的方向发展,铌酸锂晶体材料也需相应地向大尺寸方向进化。然而,大尺寸(如6至10英寸)铌酸锂单晶的生长面临诸多挑战,如温场调控困难、继承性缺陷多以及晶体热应力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长晶装备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值得一提的是,天通股份作为国内少数聚焦“材料+装备”的光电材料生产企业,其长晶装备的设计与性能将对铌酸锂单晶的生长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天通股份已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包括铌酸锂晶体材料的自动放肩、单畴化及还原技术,以及大尺寸晶片研磨与抛光等关键工艺。公司已成功自主研发并量产6英寸的钽酸锂(LT)和铌酸锂(LN)晶体,同时推出黑化抛光晶片产品,并进一步开发出8英寸压电晶体材料。这些技术均实现自主可控,为国产替代做出了重要贡献。天通股份的铌酸锂晶体不仅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领域的薄膜铌酸锂调制解调器,还用于无线射频领域的声表面波滤波器(SAW),该器件在5G移动通信、物联网、雷达、卫星导航以及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据光大证券预测,到2025年,全球铌酸锂晶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至4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9%至23.6%。其中,光模块领域薄膜铌酸锂的市场规模占比有望达到7.2%至19.6%。随着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的深度融合,天通股份作为行业领先者,将充分受益于不断拓展的市场空间。
发现投资,成立于2014年8月,是一家专注于企业天使股权投资的公司。其团队成员均来自银行、证券、企业界,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背景,累计从业时间超过15年。目前,发现投资旗下已设立多家行业投资类合伙公司,包括发现健康和发现幸福等,并致力于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和新消费等领域进行持续布局和投资。该公司遵循“管理+投资+管理”的投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具有梦想和潜质的企业提供全面的股融管理和上市周期管理服务,助力其成长为具有投资价值和上市条件的优秀企业。同时,发现投资也致力于为个人投资者提供稳定、可观的现金管理投资服务,以实现财富的增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
发现投资专注于“投资、融资、咨询”三大核心业务,与顶尖投资机构及私行投资人紧密合作,已为超过200家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并深度参与多家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我们致力于发现企业潜在价值,助力客户实现梦想与目标。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