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沟通的技巧(职场沟通技巧总结)
知乎上,关于职场沟通的问题,热度不下。
比如:
在职场上,该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明明是为对方好,为什么别人不听我说?
有哪些沟通技巧可以助力职场晋升?
……
这么多问题的核心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沟通不畅。
现在关于职场的电视剧也很多,基本都有与职场沟通相关的呈现。电视剧来源于生活,只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美化而已。像很火的《请叫我总监》《女士的法则》《没有工作的一年》职场剧,都有职场沟通的内容。
看电视剧的时候,有没有心理认同感:这说的就是我吧,这就是遇到问题的我,等等。
现实职场中的沟通,要比电视剧紧张多了。
在商界,有个众所周知的理论——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麦肯锡要求他的每一个业务人员,都必须有在30秒的时间向客户介绍方案的能力。
麦肯锡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理论呢?还要从麦肯锡公司一次沉痛的教训说起。
当时,麦肯锡公司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
咨询结束后,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遇到了对方的董事长,这位董事长就问麦肯锡的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目前的结果呢?”
因为这位负责人没有提前准备,即使是有所准备,也很难在电梯从30层到1层30秒内将结果说清楚。就这样,导致麦肯锡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
从上面的这个示例足以看出,高效的表达是多么的重要。
在日常职场中,是不是经常会出现下列情况:
给领导汇报工作,汇报之前自己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但领导还总是强调要你说重点。
为下属布置任务,我们自己觉得的已经说的非常清楚,结果下属还是不知道要做什么。
跟同事沟通工作,你事无巨细、长篇大论把每个细节都说了一遍,但对方却反问你“你到底想说什么呢?”
与客户沟通,你自己在那里侃侃而谈,自我陶醉,客户却是一脸懵地跟你说:“听起来不错,但是太难懂了”。
其实在我看来,造成这些情景的关键原因,是表达者精准表达能力的欠缺,没有办法做到高效的说话。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是高效能的说话?怎样才能做到高效的说话呢?
在《高效能人士都这样说话》一书里,作者日本的冲本琉璃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与此同时,在书中提到很多高效沟通的话术,类似:交代事情要加上期限、转换表达方式,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伙伴、果断的语气更有说服力等等。
还对各种情境下应该用的话术也进行了分析总结,许多实操干货,直接拿来就可以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们跟高效能说话之间缺的只是一本《高效能人士都这样说话》距离。
《高效能人士都这样说话》的作者是日本的冲本琉璃子,也是1分钟话术的顾问。他是利用“5分钟会议TM”培养人与组织的专家。
作者在书中提到:“高效能人士都这样说话,让对方听得懂,动起来,还能超出你的预期。”要做的这一点“传达方法”很重要。
那么职场沟通的技巧,究竟什么样的传达方法能让人动起来呢,结合书中内容,我认为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第一、采用下达任务要求+解决痛点的模式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主动地行动起来,肯定是跟自己有直接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所以在下达任务、要求的过程中,顺带上能够为对方解决的痛点或者是能够给对方带来的好处。
因为跟自己的利益相关,就会立即行动起来。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人在遇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时,就会非常积极主动,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做出超出一期待的行动。
这样说起来可能有点抽象,我们结合书中的示例进行说明:
在日本一瓶水的价格在1万日元以上。你现在非常渴,但是目前你只有7000日元。A君现在有两瓶水。你应该如何做到高效表达?
回答1:A君,我口渴了,可以卖给我一瓶水吗?但我现在只有7000日元,差的3000日元我明天还给你。
回答2:A君,可以给我喝点水吗?我现在渴得要死。但我的钱包里只有7000日元。如果你给我喝水的话,我现在就能帮你做你最头痛的资料分析工作。请给我喝点水吧。
书中提到下发任务分为5个等级:说话,传达,理解,行动,超出期待的行动。
上面的回答1是第四个等级——“行动”等级的,明确地传达了希望对方采取什么行动。
回答2则达到了第五等级——“超出期待的行动”,除了传达了希望对方做什么,还告诉对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因为你能解决他的痛点,所以对方更有可能立即行动起来。
第二、梳理语言结构体系,避免踩到雷区
在下达任务、要求的过程中一定要言简意赅,主题明确、逻辑清晰。
切忌长篇大论,天马行空,没有重点,让接收者听得云里雾里。第一时间传达想要传达的信息。
关于如何做到有逻辑的传递职场沟通的技巧,作者在《高效能人士都这样说话》书中介绍了4个方法:“结果法”,“两面法”,“两三个法”以及“为什么法”。切记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关于这四种方法的核心都是:在整个信息的开头跟结尾,都要明确地说明“希望对方做什么”的“结论”。就像我们写文章的段落主题句一样。同时在内容中也要有这句话想要传达的“内容”。
我们参照书中的结果法为例,介绍一下万能公式:结论(希望对方采取的行动)——现状(客观的事实)——理由(主观内容)——结果(行动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结论(重复首句)。
举个例子:
我提议对会议的方式进行调整。
目前的会议模式,会议开始时间总是被推迟,会议中经常有人离席打电话。
这导致会议占用了大家太多的时间,可能会使其他工作出现失误。
如果能改善会议方式,作为结果,我们就能更高效的利用时间。
综上所述,我的提议是,调整会议方式。
这样表达,简单明了,清晰明确,让接收者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知道你在说什么。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