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作室(网络室会)
相约深秋,再续同善缘
11月5日,浙江省喻伯军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叶军老师同工作室成员王灵妍、吕晓怡老师第三次来到了清港中心小学,对科学组进行了组团式送教活动。
本次活动持续一天,早上8:10就开始了活动的第一个上课环节:先由本校王语嫣老师执教四上《运动和摩擦力》,再由王灵妍老师同课异构《运动和摩擦力》,接着吕晓怡老师执教三下《影子的秘密》,最后是评课环节。下午则是叶军老师带来教学论文撰写讲座。
虽然是同课网络工作室,但是两位王老师的课真正做到了异构。王语嫣老师按照教材编排,减少了教师语言输出,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来进行探究实验,分别用三种方式拉动小盒子,层层递进,学生从探究中明白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区别,再用小朋友喜欢的指尖陀螺进行比赛,赛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指尖陀螺转得那么快是因为滚动摩擦力小。在此基础上,王老师继续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展示学生身边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做到了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明白了原来科学就在自己身边。
王灵妍老师则从拔河比赛开始,让学生充分感知摩擦力,了解摩擦力,通过生动的语言、精心设计的问题使学生充分参与课题,同时整合了实验,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课堂的主人,尤其是最后的拔河比赛环节,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解决问题也可以用逆向思维!
吕晓怡老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影子拟人化,化身影子先生来到学生身边,由影子先生带着学生走入影子的世界,通过画影子等活动了解影子产生的秘密,影子大小、长短、方向变化的秘密。最后也是通过一个需要学生综合利用本节课所得才能完成任务的游戏来结束课堂,整个课堂热烈而活泼。
精心的设计,亲和的语言,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学中探究,体验到科学的乐趣是三位老师值得所有科学老师学习的共同之处。
在随后的评课环节中,先由三位上课老师对自己的设计思路及课堂展开充分的解读,听课老师分别就三位教师的课堂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对新教材的解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气氛热烈而自由。最后,叶军老师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肯定了王语嫣老师的进步,也对两位送教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指出新教材的编写有他的道理,更多的是给学生一个展示,教师不应该被教材编排绑架,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创新,虽然新教材在变,但是学生也在变,老师不要用老教材的固有思维去看待新教材,也要去改变,去适应。
下午的讲座中,叶老师从教师写论文的实际困难出发,细心地为在座老师打印了论文范例,用范例来讲解一篇教学论文由哪些要点组成,明确了起一个好题目的重要性;告诉老师们要用对仗的语言来给概括自己的论点;要求老师们在撰写论文时要严格遵照论文的格式;也给老师们指明了论文投稿发表的途径。同时指出只要平时多积累,多看论文网络工作室,多思考,一篇优秀的教学论文就在自己笔下。除了打印的论文范例,叶老师还下载了百篇论文与在座的老师分享,期望老师们写论文也能做到“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自从工作室组团式第一次送教活动开始以来,叶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在线上和线下都对我校科学组开展了极具针对性的帮扶工作,科学组所有成员都在叶老师热情无私的帮助下收获良多。特别感谢工作室所有成员的辛苦付出。
本次帮扶活动虽然落下了帷幕,但是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止。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