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淘客的兴起(淘客新模式)


“淘客”的兴起与社会文化心态探析“淘客”作为“客”族新词的新成员,反映了近年来网上购物交易模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折射出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对“淘客”的词源、词义、构词模式及特点、与社会文化心态的关系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标签:“淘客”词源构词模式社会文化心态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5月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年度汉语新词语”评选中,“淘客”作为新新人类“客”系列的新成员正式入选,成为继“黑客”“博客”之后,被视为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变化,且主流媒体新闻曝光频次较高的汉语创新词汇。透过“淘客”的新生活不难发现,近年来,“淘XX”系列的新词层出不穷:“淘宝”“淘券”“淘票”“淘衣服”“淘首饰”“淘鞋子”“淘酒”“淘书”“淘碟”等等。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诸如“淘客天地”“淘客中国”“淘客商城”等一些专门与“淘客”相关的网站。语言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任何新词语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本文拟就“淘客”新词的出现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心态进行分析和探讨。一、“淘客”的词源、词义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淘”的释义是“淘1:①用器物盛颗粒状的东西,加水搅动,或放在水里簸动,使除去杂质:~米︱~金。

②〈方〉到旧货市场寻觅购买:~旧书。③从深的地方舀出污水、泥沙、粪便等:~井︱~缸︱~茅房。淘2:①耗费:~神。②〈方〉顽皮:这孩子真~。”这些义项中,比较贴近、合理地解释新词“淘客”中“淘”的应该是“〈方〉到旧货市场寻觅购买”一项,“淘客”中的“淘”义正是基于此的引申和发展。然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尚未收录“淘客”一词,要真正把握“淘客”的词源、词义,还需进一步考察。“淘客”作为一个新词悄悄潜入人们的生活,最早源自淘宝网的创办。2003年5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的淘宝网正式上线,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淘宝网注册会员超过6200万人,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网购人群。在这里,人们可以实现真正的网络交易,随着它的普及和应用,去哪里“淘”、“淘到什么宝贝”慢慢地成为网友的交流语言。以淘宝网为平台,通过网购的形式获取自己所需的商品,同时也推动了网络购物的良性循环,这样的一群人逐渐有了专属的称呼,即“淘客”。(1)“所谓‘淘’即寻找‘物超所值’的东西,而把喜欢‘淘’的人,称为‘淘客’。”(http://./)(2)“在艺术品市场,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可以一口气买下几十件艺术品,会为一幅油画、一个花瓶茶饭不思,还能用一栋楼来装自己淘到的收藏品。

注意!他们不是‘收藏家’,他们的群体别号——都市淘客。”(《艺术市场》2007年第3期)(3)“现在‘淘宝’网站不计其数,衣食住行各种商品都包含在内。‘淘友’JUME说:‘我一年都没去超市了,我已经习惯了在网上买东西,不太喜欢逛街,也真的是没时间,偶尔出去也只是看看样子,最后还是在网上买。连我现在公司的房子也都是在网上租的。’”(《互联网天地》2007年第10期)(4)“哪家商场打折优惠?哪里的饭好吃不贵?哪家的会员卡折扣最低……因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很多人开始了‘节约经济’自媒体淘客的兴起,力求做最精明的城市‘投机’分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当然这一切要归功于网络的无所不能,而利用网络投机的这些人则统称为‘淘客’。”(《绿色中国》2008年第8期)通过以上举例可以发现,“淘客”的活动紧紧围绕“淘”而展开,这里的“淘”,确切的意思是,主要依托于网络平台,精挑细选,用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自己所需或所好的商品。所谓“淘客”,正是对把“淘”作为购物的主要手段和渠道,并从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的一群人的称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淘客”中一般白领和工薪层中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居多,他们既讲究时尚品味,又注重性价比,追求实惠。

二、“淘客”的构词模式及特点与“黑客”“博客”“播客”“晒客”等近年来涌现出的新词相似,“淘客”也属于“客”族网络新词的一员,要明确“淘客”的构词模式,应该首先弄清楚“X客”词族的相关问题。严格意义上讲,“X客”中的“客”,在语法上属于类词缀。类词缀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有不少语素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缀或后缀,然而还是差点儿,只可以称为类前缀或类后缀。”类词缀“在语意上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候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在“X客”词族中,“客”是一个类后缀,而“请客”中的“客”则是一个词根。类词缀的构词能力相对较强,具有单向高搭配性、结构类型个别化和类化作用的特点,能不断产生新词,尤其在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X客”“X族”“X迷”“X友”等等各族新词层出不穷。然而,目前学术界对类词缀的研究还存在较大分歧,吕叔湘、刘月华、陈光磊和张斌等人在表述类词缀的“语义有没有完全弱化”或“意义正在类化”等虚化程度上,都没有提出明确的标准。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语法现象,1999年李宇明第一次提出了“词语模”的概念。他认为“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一个造词的模子(简称‘词语模’)一样,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产生的新词语形成词语簇”。

所谓的“框架背景”是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组成的,模标是指词语模中意义已经发生虚化或泛化,并形成一定类义的、位置基本固定的语素或词语;而模槽是指词语模中可以填入一系列具有相似深层语义特征的语素或词语的空位。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对“淘客”的构词模式和特点做一个全面、深入的剖析。首先,“X客”是一个名词性的后附式词语模,“客”是模标,位置固定在后,意义比较泛化,表示某一群体成员,“X”是模槽,可以填入一系列语素或词语,从而构造出一批新词,诸如“淘客”“黑客”“博客”等;其次,“淘客”属于词语模中的“单+单”方式构词,即单音节模槽“淘”+单音节模标“客”组合构词,从而形成了简洁明晰的双音节新词“淘客”。三、“淘客”与社会文化心态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淘客”的出现与兴起,折射出新的时代条件下种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心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追求经济实惠近年来,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步认识到理性消费的重要性,了解市场,了解商品,注重性价比,成为一种共识。网上商店相比传统的实体店铺,流通环节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仓储费用和店员开支都大为节省,在获取相同利润的情况下,网上销售比传统的实体店铺销售往往能推出更低的价格,迎合了广大“淘客”追求经济实惠的心理。

此外,淘宝网上还有很多代购商品的卖家,帮助国内消费者购买海外商品,尤其是一些知名品牌,由于价格大大低于国内,这样足不出户就可以拥有喜欢的异国特色商品,大大节约了开支。(二)追求方便快捷网络消费的方便和快捷是每一位网购者共同的体会。据相关调查,最早参与网上购物的“淘客”以大中城市的“白领一族”居多,他们平时工作繁忙,惜时如金,而传统的商品购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选择网购,只需登陆不同的网络商店,即可挑选、比较各家商品,适当地讨价还价,简单快速完成订单,然后等快递公司送货上门,这样的操作模式对广大“淘客”而言,无疑有巨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网购没有营业时间的限制,24 小时对客户开放,对于白天工作繁忙的“淘客”而言,可以在夜晚时分享受“网上逛街”的乐趣。(三)追求时尚品位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产品的生产周期不断缩短,新兴产品层出不穷,满足了消费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淘客”本来就以“白领”和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居多,在消费行為上,及时了解和购买新兴产品的要求更为迫切,传统的购物模式很难满足,而网络购物却具有这方面的优势。网络商家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布和传播信息全面、迅捷、准确的优势,引领时尚网购潮流,最新流行的各类商品,应有尽有,“淘”之不尽。

广大“淘客”在“淘”的过程中,精挑细选,力求通过购买心仪的商品来彰显自己的时尚态度和生活品位。综上所述,语言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淘客”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变化,深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淘客”的形成过程与社会实践和文化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这对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新词这类语言现象及社会文化问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李宇明.词语模[A].邢福义.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自媒体淘客的兴起,1999.(孟琳 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德阳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61800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