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自助摆摊 创业项目(自助无人摆摊创业项目名称)


无人自助摆摊 创业项目

《初次爱你》剧照

- 职 业 故 事 -

四个月下来,我的摊位实现了“自主进化”。每次的试一试都挺成功的,从摆满泳圈吸引客人,到压缩品种方便购买,从自助售卖到“自助+他助”模式,这个小小的摊位几乎实现了无人经营,自动赚钱。

我的家乡在浙江舟山,自从宁波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后,这里就告别“舟楫”进入了半岛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业的兴起。老家朱家尖岛因为毗邻“海天佛国”普陀山,旅游业发展得更是特别快,四五年间,全村202户居民有136户开起了民宿。我母亲也搭上这趟快车,和她的几位小姐妹一起合作开了一家酒店清扫保洁公司,其实就是承包村里的十几家民宿,大概有100多个客房,帮忙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每间收费20元。

而我今年的毕业实习,因为整体就业形势加上疫情原因,在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回老家,在母亲的公司干活,毕竟我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四舍五入也算是和专业搭边了。遗憾的是,疫情暴发后,村里的民宿入住率断崖式下跌,其实保洁公司也一直处于半歇业状态,大多数时候,就自己家里的几个人上场够了,实在忙不过来,偶尔也再招几个计件的零工。

四月中旬,村里推出新一轮的海滨浴场“沙滩用品摊位”招租,只限本村村民,刚好我户口还挂在村里,反正租金很便宜,投入不多,而且根据经验赚点工资还是可以的,再说我们这里是海滨景区,旅游就忙半年,摆摊旺季就集中在7、8月份暑期,平时不去也可以,各种因素综合判断,很适合我这种灵活闲散人员,所以就报名参加了。很幸运,通过抓阄我获得了一年的摆摊权。

于是从5月1日开始,我就开始正式全职摆摊。

我姑且就把自己定位为创业当老板了,想想都比一般的单位实习有意思。不过才干了两天,我就发现这里的摆摊跟我想象得不一样,完全不像在做生意,反而有种拿“死工资”的感觉。因为11个摊位卖的都是沙滩商品,进货渠道一样,售价也一样,除了1号、2号摊位因为靠近景区售票窗口生意很好,其他9个摊位收益几乎都差不多。

无人自助摆摊 创业项目

摊主大多是五六十岁的同村村民,你一吆喝,大家都跟着吆喝无人自助摆摊 创业项目,你不主动揽客,大家都坐等客人上门。而且我们实行的是轮流制,每位摊主隔11天就能轮到1号2号好位置,所以大家不眼馋也不着急,就这样干巴巴地“守株待兔”。

一个星期后,我算是认识到了在村里“摆摊”的真面目了,哪里有什么经营理念施展、商业头脑磨砺、市场实践提升,纯粹就是耗时间换收入,早六点晚七点,总共将近13个小时,就是等着游客来买东西,都是10元20元的东西,有时候连讨价还价的程序都省了,算算收入,还不如去民宿打扫卫生多。虽然摆摊劳动强度不大,但时长却多了很多。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应该用知识来做些改变,不然摆摊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于是我离开摊位,走到对面,试着用游客角度“换位思考”重新理解沙滩用品。

首先,游客是来旅游的,不是来购物的,所以对商品的需求很直接,有需要才买,不需要的再推荐也没用。既然如此,一眼看到需要的商品就很关键。但是我们的摊位什么都放,沙滩玩具、泳衣泳裤、墨镜、遮阳帽、手机防水袋等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有时候眼睛看花也没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好问老板。而且,我们这些摊位销量最好的游泳圈摆放得都不多,因为摊位每天晚上要轮换,充气后的游泳圈无论是摆放还是移动都很麻烦,远不如卖掉一个充一个这样来得省心。这一波分析下来,我心里就有了数,改变就从聚焦需求开始。

首先按照营销学的“吸睛”理论,我把摊位上所有的游泳圈都打了气,用竹竿串起来叠在摊位前。从远处看过来,我这个摊位摆满了游泳圈,满满当当,各式各样。正所谓品种多就是实力强,这个变化让原本平平无奇的摊位“鹤立鸡群”,本来扫视一周看不出摊位区别的游客也很容易就注意到我,顺理成章走过来选购泳圈,有时候还会带些其他需要的货品。

两三天下来,我的销售额足足高了有三成。无奈的是,没过几天,其他摊主注意到我的变化,纷纷仿效。“吸睛”这一招也就跌落凡尘,没什么大用了。

然后到了六月初的一个清晨,有二十来个早起看日出的同龄人把41、42两个码的拖鞋全买走了,而我这才刚开摊,还有一整天要卖,于是赶紧去镇上进货。来回大概要一小时不能守摊,但也没办法,我只好把收款码挂在摊位,写了张“店主有事外出,请自行付款拿货”的纸条就离开了。路上手机“支付宝到账20元”“微信到账30元”响了好几回,如我所料,还真有“社恐人士”或者图省心的游客自行在购买。

无人自助摆摊 创业项目

等进货回来后,隔壁摊的阿姨告诉我,我不在的时候有几个小伙子自己挑泳裤,自己扫二维码,付款后一声不吭走了。本来我也没在意自助付款这事,因为这是我意料中的事,但是被阿姨这么一提醒,我突然心有所动,此前一直有的想法,也许真的可以试试,那就是“自助买单”。

因为我早就注意到,摆摊的中午有三四个小时,游客很少,做不成几笔生意,非常合适“自助买单”,而那个时间段,民宿很忙,客人都在退房,最需要打扫卫生。下午三四点后,民宿差不多也忙好了,我回来照顾摊位,这时候来海边的游客多了起来。这样一来,两者时间正好错开,我也不用绑死在摊位。

事实上,我妈这几天一直有跟我在提,旅游旺季要来了,打扫卫生人手不够,我一天摆摊收入有时候还不如雇人的费用,要不还是放弃摊位吧,重点是继续摆下去也不见得有多大进展,毕竟这是一个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的岗位,所以我有在考虑,要么试试“自助买单”,要么把这批货物卖光后,不摆了。

试试就试试!

6月7日那天,我在摊位中间摆上付款码,摊位上方贴上售价清单,又在两边柱子上挂了“摊主外出,扫码自助”的字条。为了更显眼,我还吊了一串用单只装的口罩组合的“酒幌子”,随风招展,飘来扬去,旁边写着“购任何货品,送口罩一只。”

我记得那天是十一点离开摊位去民宿打扫卫生,中间一点多回了趟摊位,补了货后再去民宿打扫卫生,三点多正式回归摊位。中间四个小时产生六笔自助交易,而平时我蹲在摊位差不多有十笔,算起来,摆摊收入少了三四十元,但是那天我跟我妈合作整理了14个房间,一共280元,每人赚140元,算起来还有100多元盈余。我又点了下摊位上的货,盘了下库存,基本都对得上,也就是说没有白拿或者拿错的事情发生。

隔壁摊主见我如此操作,都说你这小伙子心太大了,就不怕被人家拿光吗?其实我也有点担心,但是跟我妈商量后,凭借她多年的社会阅历,我们都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现代人的素质一般都很高,尤其选择海岛休闲游的群体相对比较有钱,大概率是不屑这种行为的。退一万步,就算真有人拿,应该也不会拿多,毕竟都是沙滩用品,多拿的没什么用,而如果只是拿一两件,小商品进价低,没几元损失,打扫卫生的钱足以弥补缺口。

第二天出摊的时候,我又试着压缩了品种和类别,淘汰了销量少、价格高、款式多样或者需要较多沟通环节才容易成交的货品。我估计这一波裁减后无人自助摆摊 创业项目,货品集中了,摆放有序了,价格分界也更清晰了,自助起来应该会很方便。

那段时间,我每天中午十一点离开摊位,三点回来,运作得还是不错的,自助售卖还是可行的。只是周末的时候,中午也必须守在摊位,因为那时游客比较多,自助后货架上很容易缺货,货架一空就没人来买了。可是周末又恰恰是打扫房间最忙的时候,放弃又实在可惜。

我还注意到一点,这两年疫情,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经常有游客因为行程码或者健康码问题,被景区拒绝进入,而他的同伴却可以进去,所以会有一部分人选择就近找个遮阳的地方玩手机,等同伴。有时候他们也会来我的摊位问是不是可以坐一会。我想起以前有个新闻,舟山交警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期间,推出了交通违法处罚新招,让不文明出行的路人站岗举警示牌。

结合这个新闻,逆向思维了一番,我觉得可以反操作试试,用来弥补“自助售卖”需要中途跑过来补货的缺点,就是在我不在摊位期间,让那些闲赋无聊或者有摆摊兴趣的游客来当摊主,顺带帮我理一下货。

无人自助摆摊 创业项目

试试就试试!

我把那张“摊主外出,扫码自助”的字条改为“摊主外出,自助+他助”的告示:摊主有事外出,请自助扫码取货,另外,如果你有兴趣代理摊主,请帮忙把货理一下,报酬15元/小时,货品抵工资,详见背面。我在背面的纸上写了一些说明,包括备货在摊位的哪个柜子,游泳圈怎么打气等等。

这招还真行。之后的几天,我下午一点跑来理货,发现大多数时候货品有明显的整理迹象,有时候还能遇到客人正在帮忙看守摊位。后来我连一点的这一趟补货也省掉了,直接三点回来守摊就行。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自从推行“代理老板”以来,每周有那么两三次,生意会特别火爆,一两个小时的营业额抵上大半天,起初我以为是遇到团队购买,但是凭经验又觉得不对,因为遇到团队购买的很少,一般都是自备的。

所以在有次支付宝叮叮咚咚响起的时候,我放下手头的活,赶回摊位来看个究竟。那天的代理店主是一家三口,爸爸拿着泳圈在卖力吆喝,旁边一个大概三四年级的小男孩穿着沙滩裤在跳沙滩舞,妈妈在给他们拍照。很多客人被这个场景吸引,然后他们一家开始手忙脚乱地卖货,忙不过来时就指着自助说明让大家自行购买。当时,我就站在一旁,没有过去,我怕自己过去了反而尴尬。大概十分钟后,一家人忙完后,把货摆好,开开心心地离开了。

不出所料,那十来分钟的交易量很高,比我自己守摊高多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不在乎销量,也无所谓利润,不刻意夸赞产品,更不会硬拉客户,率性展示,随缘售卖,这种状态吸引了一波又一拨游客,摊位人气很旺,生意很好。

无人自助摆摊 创业项目

我由此也知道,游客中真有这么一个群体,就是那种带着低年级孩子出来旅游的家庭,他们喜欢尝试新事物,热衷体验新感受,把摆摊当成生活的历练,毫无拘束地吆喝,天马行空地售卖,他们不在乎15元一小时的收益,但是肯定会把货摆好,因为这是孩子的摆摊锻炼,是成长的社会实践。

本来我的“代理摊主”计划只是希望有空的游客帮忙理一下货,没想到发现了新的市场需求,只要遇上“表演欲强烈”的游客或者带孩子体验生活的家庭,这天的销售额就会特别给力。虽然这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经不住游客量大,只要两三天能遇上一次,对我来说,就等于白白多出了一天的销售额。

再后来,进入八月份,海岛旅游的旺季来了,摆摊和民宿我只能抓一头了,考虑再三,我决定将精力放在民宿打扫上,摊位反倒成了副业。每天只需要去个两三趟就行,早上六点摆好商品,待到九点回民宿打扫卫生,下午三四点再去看一下,然后晚上七点收摊。

四个月下来,我的摊位实现了“自主进化”。每次的试一试都挺成功的,从摆满泳圈吸引客人,到压缩品种方便购买,从自助售卖到“自助+他助”模式,这个小小的摊位几乎实现了无人经营,自动赚钱。

国庆过后,天气凉了,来海岛旅游的客人也少了,我的摊位就不摆了,让其他摊主多赚点吧。

现在,我开始在学如何直播了,如果明年还摆摊的话,我想试试“无人售卖”直播,或者还可以试试观众和游客的互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