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的规划(规划未来图片)


对未来的规划

绝大部分学生并不会因为中考失利,就此陷入人生的“滑铁卢”。毕竟,孩子未来的求学路、人生路还很长,有很多不确定性,有很多机遇在等待他们。

又到一年中考时。今年,我想跟考生和家长聊聊“选择”。

中考的选择,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在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初步形成后的一次人生初选择。

中考之后的路怎么走?确实,如果选好了,他们可能会顺利地走完高中、进入大学,甚至会成为孩子一生“开挂”的起步;但即便没选好,走上一段弯路、经历一点波折,但绝大部分学生并不会因为中考失利,就此陷入人生的“滑铁卢”。毕竟,孩子未来的求学路、人生路还很长,有很多不确定性,也有很多机遇在等待他们。所以,中考之于孩子一生的影响,其实没这么大。

很多家长和考生可能已经意识到,当下,选择的能力,越来越重要。从基础教育阶段选择就读的学校,到中考时填报心仪的高中,再到读高中后选择高考加试科目,进大学后选择专业、以及未来选择就业方向、工作岗位……我们的一生,似乎都在不停地作出选择。有人甚至说,学得好不如选择得好。选择,有时候确实会改变人们前进的方向。

对于初三考生而言,中考之后,究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结合这些年的任教经验,这里给大家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眼光放长远,要有“预见未来”的规划。升学关乎个人成长,但要看到,个人的成长一定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故而我们在作出选择之前,要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考量。将来选什么专业,从事何种职业,也应该是从中考就需要考虑的问题。进入高中后,就要面临高考“小三门”科目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会影响到未来大学攻读的专业。从近期教育部和高校发布的消息来看,高校理工农医等专业的招生比例有所提高,未来就业的适应性会比较有优势。

中考后,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情和兴趣爱好,选择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或者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对未来的规划,上海还在打造特色普通高中,总体来看,现在留给考生的选择很多元。

二是做适切的选择,不一定追逐“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非一定要考入所谓的“四校八大”才算成功。对一部分学生而言,与其瞄准所谓的“头部学校”,不如选择一所更适切个人发展的学校。

考生在填报中考志愿时,当然可以把目标设定得高一点,报考那种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高中。而且,由于上海中招实行名额分配到校和名额分配到区政策,政策红利的释放也可以帮助一些考生达成目标。但要提醒的是,即便有的考生在中考时“捡漏”成功,心里也要清楚:去了一个与自己学习水平差距较大的学校,今后必须要加倍努力才行。相比之下,选个自己合适的学校对未来的规划,将来报考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氛围友好的学校,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三是要遵从内心。孩子初中毕业时,自我意识已形成,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此时,父母要在理性分析、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面对升学选择题,填好志愿表,规划孩子未来的发展之路。毕竟,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而且要提醒家长的是,从近几年大学专业冷热的切换程度来看,高中毕业生的选择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度集中在金融、计算机等几个热门专业,更多的人会从兴趣出发,关注一些小众专业。

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不同行业之间的沉浮变化只在瞬间,我们无法预判未来哪些行业一定“长红”,所以在孩子求学这件事上,应该懂得放手,选择自己所爱,才是最好的职业。

文:胡杰(上海市进才中学、上海市进才中学根林分校校长)

图:本报资料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