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无生意可做(2021能做生意吗)
一晃眼,2024年迎来了尾声。
这两年,太多事情发生。总觉得什么都开始变得“不确定”起来。
到底什么时候能变好呢?请告诉我。最好,最好,给我一个确切的日期吧。
很可惜。这个日期,你我都无法预测。
但这从来都不代表,我们接下来无事可做。
人类之所以和其他物种不同,在于我们懂得创造和使用工具,从而让自己比对手更强大。
于是我想,不如,每年做这样一件事:
把我和团队常用的思考模型,浓缩成册,变成人人能用的趁手效率工具。这样,是不是能帮助到更多的朋友呢?
今天,请允许我拉着你,向你介绍,《勤商日历2025》。
提升认知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多地去学习各种模型,最好不同学科都去涉猎。
你会的模型越多,你能解决的难题,也就越多。
这些年,见了这么多的创业者、企业家,我们深知,没有思考的勤奋,只会让人四处碰壁。
但思考,也不是凭空来的。最好,它能有个明确的激发点。
这本勤商日历,为你准备了266个商业模型,每个工作日翻一页,来承载和激发你我共同的思考。
至少,在2025年,不论你会面临怎样的挑战,还可以借助这个效率工具,梳理出你的路。
那么,在这本日历中,具体会有哪些内容呢?
我给你举一些例子。
比如,当钱越来越难赚,我们还能怎么办。
你可以尝试那些,大公司一做就亏钱的生意。
具体来说,就是把目光,从大众市场转到“区隔市场”,尝试“利基市场”。
大众市场,消费者很多,面对的更多是基本需求。比如优衣库衣服的基本款,比如无印良品的简约风家居用品。
这很容易变成大公司的统治区。它们能通过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式疯狂降本增效。
什么是“区隔市场”呢?就是找到一个特定地区、一些特定对象,你来为他们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
比如,社区里的理发店。
理发阿姨见过你从初中到上大学的模样,最清楚你的脸型适合什么发型。她去深造学习的时候,还会念着怎样能让你更好看,她去学。
你走得再远,都愿意抽空打飞的,回家找阿姨剪头。
这样的店,很多。文具店、面馆、包子铺......充满人情味,对客户服务无微不至,手里有独特的上下游链条。
你会发现这样的店,巨头们下场做,总是亏。
在区隔市场里,你的护城河能找到至少4条,网络效应、无形资产、转换成本、成本优势。
巨头们不是看不起,而是攻克这些护城河,太贵了,它们真打不过你。
那么,什么是利基市场?
利基源自一个法语单词,niche。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新奇的差异化市场。
比如,奶茶。
在基本款的奶茶之外,同仁堂找到了“养生”这个新奇的小点,把奶茶和养生结合起来,做出了阳春茉莉龟苓膏、熬夜水等“稀缺”的产品。
因为“稀缺”,所以有定价权。你比大公司更懂你的产品。
就算大公司来“抄”你,也需要制作周期。这半年上线冷却期,你继续开发新产品,巨头们总是跑不过先起步的你。
又比如,去专心服务老年人的具体需求。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近3亿。你可能也发现,这几年,身边聊中老年生意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多了。
老年市场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理由,但是老人,却少有人真正去好好关注。
足力健,是一个做老人鞋的品牌。
你知道吗?一双老人鞋,和年轻人的鞋子,太不一样了。
做鞋,你觉得老人最怕什么?是不好看吗?不,是不舒适。甚至,是不安全。
他们发现了三个关键点。
第一是“脚变形”,鞋子挤脚。第二是“脚很疼”,穿鞋磨脚。第三是“怕滑倒”,脚上没力。
从产品设计,到老人在购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再到老人生活中切实遇到的困难,都被考虑了。
他们会俯身测量老人的脚型,认真记录,不断调整。
(图片:测量老人的脚型)
一边做,一边开拓新的思路,比如考虑到老年人的阿尔茨海默病,又在研究打磨对应的智能设备。
足力健的研发团队,每天干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研究“人”。拼命研究“老年人”。
每个用户身上,会打上200多个标签。并且不断通过用户的反馈,再来调整产品。
2020年,哪怕经历了疫情,足力健也做到了年收入30亿~40亿元。
老人,不是一个消费力差的“下沉”市场。老人,是一个需求独特的“差异化”市场。
谁能趴在地上,把这些独特的需求找出来,越挖越细,越能赚到钱。
这或许是这一页,能带给你的思考。
所以你看,虽然赚钱越来越难,但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除了上面提到的,你还可以试着去解决更贵的问题,还可以去为那些卷的人提供服务......
方法,永远比困难多。
这些我们过往认真沉淀下来的模型,都被精心放在了日历里。
或许,能在你需要的某个时刻,恰恰呈现在你眼前。
除了商业,我们最常聊的另一个话题是,管理。
我们总在讨论,到底还有什么风口?还有什么红利?怎么到处都是红海?红海里,卷得没有容身之处。
当红利过去,管理又何尝不是最大的蓝海呢?
随着事业发展,你总会走向管理者这个职位。
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来到公司。你发现,事情还没完,你还需要调整好团队的状态。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你的管理能力了。
这个基本功,必须扎扎实实修炼,偷不得一点懒。
问题是,怎么修炼?
向外学,向内修。
先说向外学。
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管理者五职责、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
这些管理理论,从提出至今,都100年左右了,许多企业依然在用。
这些理论,可以帮你把控“过程”,从团队框架、激励制度,到培养员工等,全方面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好的管理者,不断优化“过程”,边开枪边瞄准。而不是等到“结果”不如意2025无生意可做,反过来苛责员工和队友。
除了经典的管理理论,还有许多新生代做得好的企业,他们是怎么管理的?又给出了什么好的建议?
勤商日历里,也积累了许多这样的卡片,希望能在你繁忙工作之余,赋能你的领导力。
再说向内修。
一个管理者,不仅需要方法论来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很多时候,还需要盘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领导者。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很多活甚至技能都可以找外包。
但是有一个技能无法外包,那就是你的领导力。
建立团队信任,鼓舞团队成员,懂得如何激发员工的善意和积极性,这些,都需要领导力。
领导力从哪里来?先付出的人,先收获。
比如,畅销书《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阿里巴巴基本动作》的作者王建和老师给了六个锦囊,分别是借假修真、正大光明、身先士卒、知人善用、使青出于蓝和执行有果。
所以,向外学,向内修。
但有时候,你并不是不知该怎么做,而是,真的没有心力了。
丧失了斗志,怎么办?
卷时代开启、35岁危机来临、AI取代人类的声音......这些焦虑,如同雨后春笋那样,开始从“不确定”中一个一个诞生。
在这种不确定性很强的环境里,哪怕是奋斗了十几年的老将,也开始哀叹,突然没有了斗志。
当你陷入“35岁还一事无成”的自责之前,希望你打开的,会是这样一页:
35岁以上不能落户?35岁找工作难?35岁失业?35岁不是管理层没未来?
我们总是容易高估眼前的困难,而远远低估了5年、10年、20年积累的成长。
太着急想要结果,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你会很容易泄气。
不如试着,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做一个时间跨度更长的规划。把眼前的困难拆开,把你能想到的一切可能的解决方案写上去。
如果无法一步到位,那就曲线救国。
只要把职业建立在增强回路上,把自己的财务规划明白,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在工作中分清核心能力和边界,一步步踏踏实实走,总会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不论你现在多少岁,现在,都是最好的苦练基本功的时候。
勤商日历上的几百个模型,就是为了在你每一次安静成长的时候,给你有意义的陪伴。
266个模型。明白了。
可是一年有365天,剩下的这么多天,又是什么安排呢?
当你收到日历,打开来的第一部分,就会告诉你答案:OKR目标设置。
关于OKR,你或许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请允许我不厌其烦地再来和你简单聊聊,以防第一次听说的小伙伴有困惑。
所谓的OKR,也就是“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
O,Objectives,是你想达到的目标。
KR,Key Results,关键结果,是用来检验你的目标是否达成的指标。
目标,不需要特别复杂。不需要宏大到,睡一觉起来再看觉得根本完不成,从而拉不起任何进度条。
越简单,越清晰,越想要,越好。
制定你极度渴望的O,和可衡量的KR。
目标要明确且鼓舞人心,要有时间期限,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不可更改。
一层层把计划拆成KR,再拆细,你就会得到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可为”和“不为”清单。
你可能会问,OKR不是一般都在企业里用作绩效管理工具吗?勤商日历为什么要用OKR来作为自律管理的参考呢?
如果说,O是你马拉松的终点,那么KR就是你的地标。
你的关键结果KR,应该是具备挑战性的、可衡量的。
那么,多少个KR比较合适呢?
日历里,KR只有四行。最多,就四个。不能多了。
设置太多,你会抓不住优先级,重新坠回混乱。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取舍2025无生意可做,你可以写下20个任务,然后一个个划掉,直到只剩下4个为止。其他的,要像躲避瘟疫一样逃离它们。
相信成长的力量。接着,埋头去干就好。
勤商日历,也是一个来帮你把OKR落地的工具。
制定了计划,别忘了定期复盘。
所以,勤商日历还设置了“每周小结”和“下周计划”,每一个季度结束,也会有复盘页。
到了年底,还有一个OKR自评页。你可以给自己打打分,这一年,你的目标完成进度,就完全具象化了。
积累稀缺的能力,才能抵御未来的风险。
而这些稀缺能力,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用心搜集和打磨,才会慢慢长到你身上的。
266个模型,53次周复盘和周计划,24个精美节气页,4次季度复盘,8页年度OKR记录。
比起往年,我们还增添了12个比较复杂的大模型。
每月伊始,一同举杯,再多一次深刻的思维碰撞。
所有模型,全都做成了更好记忆的精美图片。
虽然思维导图的制作成本会高很多,但它能更高效地回报你每一次投向日历的目光,装备好你的每一份碎片时间。
《勤商日历2025》,不光可以送给朋友,送给客户,还可以送给自己。
相信成长的力量。相信,吸收到脑海中的知识,永远不会辜负你。
每一天都增加智慧,每一天都记录自己。
记得今日节气,给家人祝福。
记得特殊日子,给朋友温暖。
记得关键日期,给客户信任。
那么,这样的一本多功能日历书,价格是多少呢?
市场价139元
限时特惠宠粉价88元/本!
每天只需0.24元,轻松学商业!
你可以将这样一本“不止于日历”的日历,送给自己。在一年结束的时候,回顾过去,你一定会感谢勤奋耕耘的自己。
还可以送给家人或者朋友,不仅是一份礼品,也是知识的传递,每天翻开一页,都有新的收获。
你也可以团购一批,送给客户,或者合作伙伴,或者员工,每天翻一页,一起学商业。我们特意为你准备了团购优惠:
买30本及以上
一本只要83.4元!
如果你想定制专属礼物,我们还为你准备了定制服务——团购50本及以上,不仅能享受最少6折的优惠,还能进行定制(企业Logo、Slogan,或是祝福的话),让这份“时间的礼物”更具纪念意义!(具体定制方式请联系后台客服,将为您详细说明)
最后的话
这一年,你过得怎么样?
抬起头闭目回想,仿佛昨天还在鞭炮声里欢度春节,今天却已经开始准备年度复盘了。
我曾说,2023年的关键词是“乍暖还寒”,信心要慢慢恢复。
2024年的关键词是“贴地飞行”,调整预期,心平气和。
那么2025年呢?你我都还无法确定。
就像是开头的那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能变好呢?
这个具体的日期,或许,需要未来的你来给你答案。
每一天,都记录思考。每一天,都增添智慧。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一起日拱一卒,静待花开。
希望当我们迎来2025年年底时,发现自己已经超过目标,又走了很远的路。
祝福。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