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老模式(我国当下养老模式)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成了大家特别关注的话题。而近年来,一种反常规的养老方式突然席卷中国各地,而且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种养老方式真的好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人口状况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我国的养老模式,目前国内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8亿我国的养老模式,但是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测算,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届时我国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而到2050年以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预计将一直稳定在接近40%的高位,未来中国的老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峻。
老年人数量在社会当中所占据的比例太大,对于社会后期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此外,老年人群体数量太多,还需要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养老问题。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我国老年抚养比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预计将翻一番以上,2050年将攀升至51.5%,这意味着平均每两个劳动力人口将抚养1位老人,劳动年龄人口的养老负担将持续增加。
而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如何养老成了大家当前最担心的问题。过去,我国常见的养老方式就是养老院,但是经历一场疫情的冲击以后,也导致很多养老院都出现了经营困难,这种情况下,想要妥善安置更多老年人群体,我们就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完整且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而考虑到农村及城市老年人口数、及生活品质都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养老方式选择较少,且在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太完善。这种情况下,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老龄化的问题,显然是很困难的。
于是,近几年,一种独特的养老方式便在社会上悄然出现了,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
02独特的养老方式
传统的养老方式因疫情的冲击被打破,继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养老方式——旅居养老,这种养老方式和传统的养老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老人不用一直待在一个区域,而是会在不同季节、根据季节变化的特征,辗转多个省市或城市生活,一边旅游一边养老。有点类似于“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融合体。
而且,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老人一般会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数月,慢游细品,既达到了健康养生的目的,又开阔了视野、愉悦了心情。
其实,从网上报道的情况来看,参与这种养老方式的老人还真不少,而之所以大家更青睐这种养老方式,主要也是因为很多老人都觉得自己一生中,前半生都在努力工作,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时间去享受旅游。
退休以后,他们不再整天为工作忙碌奔波,每月又有稳定的养老金收入来源,这种情况下,完全有能力、也想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享受这种惬意的生活。
当然,有的老人则认为,自己在思维观念上与子女存在较大的差异,长期让子女照顾起居,很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矛盾或争执,如此一来,既不利养老,也不利于家庭和睦。
此外,旅居养老还可以让老年人群体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娱乐体验感来享受更为舒适的晚年生活。
所以,为维护亲情,减少与子女在一起的矛盾,同时也为避免类似养老院监狱式的养老,让自己晚年生活更惬意,这些年,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这种旅居养老方式。
03 新型养老方式的弊端
不可否认,旅居养老这种新型方式给很多正在享受这一过程的老年人带来了更为安静、舒适的退休生活,但是凡事有利有弊,这种新型养老方式也不例外。
1.旅居养老对于资金的要求更高。
旅居养老的核心就是边旅游、边享受退休生活,而旅游就必然需要资金,如果每月没有稳定的养老金收入,或者说子女收入欠缺,不足以支撑老年人的消费,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就不适合采用这种方式养老。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如果资金不足,也可以采取“穷游”的方式实现这种更为舒适的养老。实际上,这样想就是大错特错。
首先穷游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如此一来,才可以实现尽可能步行的方式以节省整个穷游途中的乘车花销。
而老年人毕竟身体状况不比年轻人,无法承受路程的颠簸,一旦采取穷游的方式,非但享受旅居养老带来的快乐,甚至可能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资金不允许的情况下,不建议采取这种方式。
2.旅居养老服务待升级
除了价格方面不适合所有老年人群体采取旅居方式养老以外,专业服务水平待提高,也是导致很多人并不适合这种模式养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写在最后
夏天北上,冬天南下,旅居养老兼具了避暑、避寒、避霾的气候旅游,和养心、养生、养老的健康旅游,通过整合旅游、度假、休闲和养生、养老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舒适自在的晚年生活。
然而,这看似美好的养老方式,实际上并不适合所有老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资金问题。此外,身体健康差异也是导致这一新型养老不适合所有人的原因所在。
而且,考虑到当前老年人群的需求不同,所以就需要我们打造一个更为多元化的养老市场,来为我国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养老选择,以实现不同群体更理想的养老生活。对此,你同意吗?同意点赞!
万子婳说:文章的每个字,都是我用心敲出来的,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们也在为人生「拼尽全力」。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