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养老模式(养老模式9073的名词解释)
我市聚焦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创新模式,构建起了政策健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服务多元的互助养老服务体系,让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记者走进泉山街道为老惠民康养中心,老人们正欢聚一堂,边听边唱着二人台,这里不仅环境整洁、设施完备,而且为老年人提供了涵盖生活、健康、娱乐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养老服务。
来到在常青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李光正准备提着刚出锅的饺子,前往铁东佳园的毛大娘家中送餐,毛大娘因身体不适,特地打电话请求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午饭服务。“我们中心可以为周边1.2公里以内的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服务内容丰富多样,涵盖生活照料、送餐、助浴、家政等项目,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贴心便利的养老服务,安享幸福晚年。”集宁区常青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李光说道。
自2021年起,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养老政策,结合新建小区配建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用房资源,成功转型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目前,全市已建成1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7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不仅在城市,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也在不断提升。李团圆是商都县三大顷乡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自从入住养老服务中心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老年食堂、洗浴室、理发室、健身器材、娱乐休闲设施等一应俱全,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优美。
我市针对农村人口流失及留守、空巢、贫困老人增多的情况,实施了大规模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共建成475处幸福院,提供3.2万套房屋,成功推行了“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助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显著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水平。
同时,为推动幸福院房屋和院落环境的维修改造三大养老模式,并加强公共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建,2022年,我市还确立了“‘三改三修’建中心(站)、‘五化同步’强服务”的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理念,全市共完成了90处幸福院的改造工作三大养老模式,使得幸福院的基础设施和整体面貌得到了显著的改观,为老年人创造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养老环境。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