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存款(定期存款三年安全吗)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储蓄大国,而国民也常常会将银行作为自己踏实的保险柜。尤其是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只有把钱放到银行才算是更安全。目前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已经高达46%,而世界平均水平仅有29%,中国水平已经远超过了世界的居民储蓄率水平。
然而一些朋友在进入银行办理业务时,常常会被建议不要办理三年期的定期存款,那么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我国银行的定期存款情况
走进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往往都有着自己的理财目标和理财计划,但目前国内的老百姓大多数选择银行的原因,还是因为相信银行的安全性。对于存款活动,存款利率一直是大多用户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2022年银行的存款利率如何?有什么存款新技巧?
目前央行的活期存款基准利率是0.35%,而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根据存款的期限不同而存在相应差异,3月期利率为1.1%,半年期利率是1.3%,一年、两年、三年期利率分别为1.5%、2.1%和2.75%。
各大地区银行实际上执行的利率一般都会在这个利率基准上面进行一定比例的上调,不同银行的类型上调幅度是不同的。
而存款的技巧主要就包括了选择银行和流动性问题方面的考量。例如用户在选择存款的银行时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存款,首先要考虑银行的知名度、安全性以及利率高低,不同银行的存款利率自然是存在差异的。对于客户来说,当然利率越高越好。
其次就是流动性的问题,如果考虑定期存款计划,那么就一定要先明确自身理财计划中资金流动性问题。当然,也可以将一笔定期存款分为不同的比例纳入不同的期限理财管理,这样在遇到风险事件就可以更好地减免损失。
二、为什么银行不建议存三年定期?
人们在银行办理业务时,总是由导购或是银行柜员给出建议,那么为什么客户在银行想要存三年定期存款时,往往会收到其他的建议?在什么情况下,银行会建议客户不要存三年定期?
首先就是用户的基本需求不同。去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一般常常分布于三年、五年的期限存款,而三年期限的定期存款也同样具有一些优势。
例如资金安全更有保障、性利率水平更高等等,但既然是定期存款,那么就意味着不到规定的期限,客户是不能够凭借自身意愿取出本金的。在面对一些客户的需求下,如果银行工作人员知晓了,客户可能近期会有资金流动,那么就会建议客户存包括一年在内的短期存款,这样也会更加符合客户的理财规划。
第二点就是银行业绩要求标准带来的压力。和第一种情况完全不同,有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建议想要存三年定期的客户,存的期限更久一些,例如10年、5年。这主要就是因为银行行业目前的业绩压力很大,在银行工作的工薪阶层并没有表面上看得那么光鲜亮丽,背后仍然需要为自己的月薪和奖金付出努力。
而每个客户所存的存款期限和存款数额,往往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业绩所挂钩,再加上疫情影响,很多银行工作人员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工作饭碗,也会尽力的推销理财产品、延长客户存款期限以及加大客户存款金额。
最后一点还是从成本方面来考虑的,那就是银行在每笔存款都需要支付的成本。银行本身性质是一个金融管理机构,在银行办理定期存款的相关业务中,存款时间越长,那么客户所能够享受的利率就越高。
而一些短期理财产品和短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相对较低的原因,就是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无法将一笔资金长久地利用起来,自然给到客户的利率也会降低。资金流的吸纳当然是越多越好,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流吸纳,那么银行是无法盈利的。所以,国内的各大银行当然也是秉持着“能争取就争取”的原则在向客户建议。
三、银行存款的那些事
各类用户在银行存款时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一些问题其实是在存款之前就可以避免的。
首先用户在存款时不要被高利息广告所误导,还是要稳中求进,尽量选择大银行进行存款。闹得沸沸扬扬的“河南四家村镇银行取款难如天”的问题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也更加警醒了各类用户不要被高收益的虚假宣传所误导,更不要轻易将资金委托给相关第三方代办。
要清醒地意识到,“你盯着人家的高利息,人家可能已经看准了你的本金。”
其次,就是不要选择地方银行异地存款。目前国家有相关法律,已经指明禁止地方法人银行进行异地存款。所谓异地存款,就是指地方法人的银行通过没有设立实体网点的地址开立账户而进行吸收存款活动。
央行在此之前有明确规定禁止这种行为,有些朋友可能是在央行叫停活动之前已经存了钱,那么还是建议尽快把钱转移走,避免给自己的财产带来风险。
最后就是不要被销售导购所误导。在一些风气不良。的银行经常会有柜员或者工作人员,诱导人们来购买一些理财产品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存款,但实际上这些理财产品的要求并不符合当事人的预期,这种情况尤其是在老人群体中频发,大家还是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结语
中国人的储蓄传统由来已久,而目前国内社会中还是有不少国民相信银行这样的机构。在进行定期存款的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理财产品的预期效果是否匹配,以保证自身的财产安全。
大家对定期存款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