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机遇有哪些(二线城市未来)


川观智库研究员 罗韬

随着一二线城市的人口部分回流,“返乡”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从业新趋势之一,这也带动了下沉市场消费。

一般而言,下沉市场是指中国的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从消费市场潜力看,下沉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二线城市机遇有哪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消费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4.7%,而农村居民这一数据增长6.1%。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超过66%的个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下沉市场,特别是县城。川观智库综合大量公开信息和研究报告的观点,认为2025年下沉消费市场或需关注几个方面。

一是关注下沉市场中青年对家电新品类需求。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2024年小镇中青年消费洞察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9月,小镇中青年(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线上消费活跃,月均线上消费1000元以上的占比达80.4%,其中近75%的小镇中青年消费者明确表示愿意为高品质商品多付费,88%受访者认可品牌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具体到品牌消费上看二线城市机遇有哪些,72%的小镇中青年表现出高频的品牌消费倾向性。根据该报告调研发现,小镇中青年在扫地机器人、空气炸锅、电烤箱、美容器、榨汁机等家电细分品类中,均表现出高于全网用户的关注水平。小镇中青年对家电新品类的青睐反映了他们对高品质、智能化、健康化和个性化生活的追求,这为品牌增长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二是关注下沉市场对多元消费场景需求。目前,大部分下沉市场的消费场景多为普通购物中心(超市)和餐饮集聚区,消费业态单一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因而会导致消费大量外流或无消费动力。消费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教授张恩碧认为,消费新场景不仅涵盖街区、景区、商业中心、园区以及餐饮、文化演艺、非遗等物理新空间,还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消费虚拟空间,实现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这种多业态、多场景的集成与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消费体验。

三是关注下沉市场对新品牌需求。过去一年,包括星巴克、海底捞、波司登、小米、华为等加速向三线及以下城市渗透,低线城市的线下门店数量屡创新高。事实上,在目前互联网信息对称时代,下沉市场对于新品牌的需求不亚于一二线城市市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王雅瑾认为,消费市场呈现两极化趋势,一方面,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出更高的感性需求,愿意为可以提供极致体验和社交价值的高端品牌支付溢价。中金公司指出,供给侧的消费下沉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包括食品餐饮(茶饮,咖啡,零食,火锅,快餐等)、零售(超市卖场,便利店,折扣店等)、住宿(连锁酒店等)、各类生活服务(美业,教育培训,运动健身,医疗保健,文化休闲娱乐等)适合做消费下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