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是什么意思(景深深浅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景深?
当您对焦时,焦距周围的区域也会对焦。但这一区域会或快或慢地变得模糊。对焦区域周围可接受的对焦范围称为景深。
样片
景深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概念,但实践起来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您选择的光圈、使用的镜头、拍摄时使用的相机,甚至物体距离镜头的远近,都会对景深的控制产生很大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构成景深的所有元素,以及如何控制你的相机。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些术语,以便了解与景深有关的所有词汇。有些术语听起来很相似,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因此我们要确保大家的理解是一致的。
景深: 图像中处于 "可接受焦距 "的最近点和最远点之间的距离。
窄(或浅,或小)景深: 景深较短。对焦范围较小。
宽(或深,或大)景深: 景深较大。对焦范围大。
虚化: 物体位于景深之外造成的模糊美感。
焦距:镜头的焦距。如24毫米、50毫米或200毫米。
焦距: 您在镜头上选择的距离。例如:50厘米、1米、5米。
无限远 ∞: 镜头上的最大对焦距离。
超焦距: 最近的距离,从这一点到无穷远的所有物体都能对焦。
最大光圈: 镜头上的最大光圈(最小数字)。例如,f/1.4、f/2.8、f4,取决于您的镜头。
最小光圈: 镜头的最小光圈(最大数字)。例如:f/22 或 f/29,视镜头而定。
主镜头: 固定焦距的镜头。不变焦的镜头。例如:尼康 50mm f/1.4 AF-S ED G 镜头。
尼康D200尼克尔24mm f/2.8 f/22
在拍摄过程中,景深对图像的呈现有很大影响,它可以改变图像的意义和意图。您可以选择通过窄景深有选择性地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或者您也可以确保从前景到无限远的所有部分都能对焦,从而确保您的整个图像都清晰锐利。
选择这些设置的时间和原因取决于您自己,以下是一些例子:
在拍摄人像时使用窄景深,将主体与背景分开。
使用窄景深来消除背景的杂乱感,将重点放在画面的前景上。
在风光拍摄中使用宽景深,确保一切都对焦准确。
f/1.4 – 对焦无限远,树木和花朵失焦。
f/16 – 前景、中景和无限远都在对焦中
f/22 – 杂乱无章,前景和背景没有分离
f/2.8 – 整洁,前景和背景分离。
光圈是控制景深最明显的因素之一。光圈越小(数值越大),景深就越大。此时,图像中最近点和最远点之间的距离会更大。
光圈越大(数字越小),景深越窄。没有对焦的模糊部分称为虚化,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种呈现光线的方式。
f/16 – 1/4秒,ISO 100
f/5.6 – 1/30秒,ISO 100
f/1.4 – 1/640秒,ISO 100
尽管实际景深在24mm和80mm以及200mm时相对相同,但放大后图像会显得更加失焦。其原因是 "距离压缩 "造成的;当我们后退并放大,保持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不变时,背景被拉近了。
举例来说,如果主体和背景在24mm的图像中都对焦,那么它们在200mm的图像中也仍然对焦。只有在失焦的情况下,才能放大效果。
左:200mm f/4 |中:70mm f/4 |右:24mm
镜头越宽,景深就越宽。以我使用的8mm f/3.5 镜头为例,我可以使用f/5.6景深是什么意思,超焦距约为50厘米,这意味着从半米到无限远的距离都能完全对焦。因此,在更大的镜头上更难获得浅景深。
8mm Samyang 镜头 f/22 的景深
镜头中的焦距呈指数增长。每个镜头的情况都不同,下面以50 毫米镜头为例。如果我们把景深想象成这个指数级上的一个固定宽度,我们就会发现,在不改变镜头光圈或焦距的情况下,越接近无限远,景深就会越大。
如图所示,在f/22下,当焦距设置为6米时,景深为3米至无限远。但当焦距设置为1米时,仍为f/22,景深仅为85厘米至1.2 米。将焦距调至0.6米时,景深仅为55厘米至68厘米。
焦点示意图
但当您将光圈设置为f/2.8时,两点之间的距离就会大幅缩短。当您拍摄一个距离相机60厘米的物体时,景深只有4厘米,而当您使用f/22拍摄时,景深为1.3米。
如果您想获得较窄的景深,请将拍摄对象靠近相机。
如果您想获得较深的景深,请将拍摄对象移到离相机较远的地方。
由于景深是指数焦平面上的固定宽度,因此您将获得焦点前方约 ⅓的对焦距离和焦点后方约 ⅔的对焦距离。如果您清楚地知道焦前和焦后的距离,您就可以将焦距稍稍偏向焦点前方或稍稍偏向焦点后方,以增加或减少图像的景深。
例如,如果您想最大限度地扩大景深,将无限远包括在内,您可以将焦点对准无限远的前方,将无限远包括在景深的末端,而不是中间,从而拉近超焦距。同样以之前的50mm为例,您可以将相机设置在30米处,焦距为f/2.8,这样从15米到无穷远都能对焦。在f/8下,如果您将焦距设置为10米,那么从5.1米到无限远的所有距离都将对焦。在f/22下,如果将相机焦距设置为6米,那么从3米到无限远的所有距离都将对焦。
焦点示意图
正因如此,如果您使用50毫米镜头拍摄15米以外的景物,光圈根本不会影响景深。在所有光圈档位下,15米以外的任何物体都会达到超焦距,一切都会对焦。
尼克尔24-70mm f/2.8 36MM f/8 1/500
我们经常谈论镜头的 "速度 "或镜头的 "快"。当我们谈论这个问题时,我们指的是光圈可以开多大。许多多功能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为f4或f/5.6,很难获得真正的窄景深。
高品质的变焦镜头和一些素镜头会 "更快",最大光圈为f/2.8。我们称它们为 "更快 "的镜头,是因为当你可以用更大的光圈拍摄时,你就可以在光线相同的情况下提高快门速度。
35mm、50mm或85mm等高品质素镜头的光圈可低至f/2,甚至f/1.4,为您提供超薄景深。使用50mm f/1.4进行人像拍摄时,您可以将焦点对准眼睛,而鼻尖和耳朵却已经模糊不清。
尼克尔 35mm f/1.4 f/1.4 1/200 秒
有一些特殊的镜头比f/1.4更快景深是什么意思,快到f/1,甚至f/0.8,但这些镜头都是非常罕见的专业镜头。
我有一支从f/3.5 到f/5.6 的镜头。这是什么意思?
有些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可变的。通常情况下,焦距越宽,最大光圈越大,而远摄距离越长,最大光圈越小。因此,如果您的镜头是24-105mm f/3.5-f/5.6,这意味着在24mm 时,您的最大光圈可以低至f/3.5,但当您变焦到105mm 时,您的最大光圈将是f/5.6。
尼克尔70-210 f/4-5.6 78mm f/4 1/250
这个问题有点棘手。会......也不会。全画幅相机和半幅相机拍摄的两张相同照片的景深看起来是一样的。模糊的地方在于,全画幅相机拍摄的场景更多。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您需要将拍摄对象拉近,以达到相同的比例。
尼克尔 85mm f/1.8 f/1.8 1/1250
根据我们之前所学到的知识,我们可以注意到,将图像拉近相机会使景深变窄,给人的印象是全画幅相机可以产生更窄的景深。
要增大景深(使景深更大,使更多的图像对焦),可采用以下方法
使用较小的光圈(较高的数值),例如f/16或f/22
使用广角镜头。如14毫米或24毫米
让拍摄对象离相机更远。
要获得窄(或小)景深:
使用大光圈。例如F/1.4或F/2.8
放大镜头。例如:80毫米或200毫米
让拍摄对象更靠近镜头。
希望您现在已经了解了如何获得出色的虚化效果或保持一切锐利。如果您需要重读这篇文章来在脑海中设定一切,请不要气馁。这需要时间,最重要的是要多加练习。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