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造谣被拘(造谣被拘留给广大公民哪些警示)
3月14日,公安部网安局一则通报引发网络热议:36岁男子徐某强,为博流量、谋非法利益,利用某软件AI智慧生成功能,炮制“顶流明星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谣言,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8日。此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拍手称快,同时也引发对网络谣言和AI技术滥用的深度思考。
3月10日起,“有顶流明星在澳门输了10亿”的消息在网络疯传,瞬间点燃舆论AI 造谣被拘,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热搜热榜。一时间,网友们化身“福尔摩斯”,凭借只言片语疯狂猜测,周杰伦、黄晓明等明星无端躺枪。3月11日,杰威尔音乐紧急声明,“超一线男星澳门豪赌”传闻与周杰伦无关;3月12日,黄晓明面对网友追问,幽默回应“是欢乐豆吗”,以调侃方式辟谣。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公安网安部门迅速行动,查明真相。原来,36岁的徐某强在3月10日10时,使用软件“某书”AI智慧生成功能AI 造谣被拘,输入社会热点词,制造了这条耸人听闻的谣言信息,并发布到互联网平台。谣言如病毒般扩散,引发大量网民议论,扰乱公共秩序。
此次事件也暴露了AI在谣言制造中的“推波助澜”。如今AI技术普及,造谣门槛大幅降低,成本低廉。只需简单操作,就能生成看似真实的谣言,如“某地重大事故”图文、“权威人士虚假政策解读”等。这些AI谣言更具迷惑性,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极大。
在当下,抵制网络谣言,人人有责。网友要提高警惕,面对所谓“爆炸性新闻”,做到“三不”:不轻信、不转发、不扩散。发现AI谣言立即举报,保存证据协助溯源。平台也应肩负起社会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利用AI检测、人工审核与用户举报机制,加强对未标识AI内容的主动识别,对违规账号严肃处理。监管部门则需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让造谣者付出沉重代价。
此次男子因造谣被拘,是对所有企图利用AI造谣者的有力警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AI也不是造谣“免死金牌”。在享受技术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每个人都要遵守法律底线,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