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老龄化社会商机(老龄化社会带来商机)
| 提供更实用的中日创投资讯
助力更合适的日中投资选择 |
新闻来源 | NewsPicks,帝国DataBank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没有之一。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数据,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733万人(占总人口7.1%),进入老龄化社会;1985年这一数值为1247万人(10.3%),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2005年为2576万人(20.2%);截止2018年9月15日,在日本1亿2642万总人口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3557万人(28.1%)。
截图来自日本总务省统计Topics No.113,作者翻译
截图来自日本总务省统计Topics No.113,作者翻译
超级严重老龄化,一方面意味着劳动人口不足,成为深刻的社会经济大课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相应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给福祉企业带来更多商机。然而,2016年以来,面向高龄人群的日本福祉企业破产件数却呈现激增趋势。
福祉企业破产之谜
高龄者福祉企业,是指主要为高龄人群提供各种服务的企业,比如长期照看护理老年人的介护、在宅介护、疗养院、集体老年中心、提供医疗以外服务的老年人专门住宅等。
根据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的调查数据,2018年日本高龄者福祉企业的破产案件共83件,2017年88件,2016年91件,是破产数量最多的三年。(破产:负债1000万日元以上、法律整理清算)
不过,由于并未出现10亿日元以上的大额负债破产,2018年83件破产案件的负债总额为44亿5500万日元,远低于2016年的129亿3400万日元。
截图来自NewsPicks、帝国DataBank,作者制作
“尝试型创业”破产最多
在2018年的83件破产案件中,有5件无法详细核实核心业务,本文主要分析78件破产案件的领域及状况。
就行业形态来看,访问介护的破产件数最多,为34件(43.6%);接着依次是通所介护30件(38.5%)、养老疗养院10件(12.8%)、老年人专用住宅和group home2件(2.6%)。很明显,访问介护和通所介护的破产件数最多,合计占八成以上。对于抱着尝试性心态进入老龄福祉领域的企业来说,这两种形式初期投资较少、负担较小、容易上手,但最终破产机构也最多。
数据来自NewsPicks、帝国DataBank,作者制作
就法人资格来看,破产件数最多的是株式会社(52件、66.7%),其中访问介护机构22家,通所介护机构18家;接着依次是有限会社、合同会社(各9件、各11.5%),NPO法人(4件、5.1%)。
就清算方式来看,绝大多数属于清算型破产,包括73件破产和3件特别清算;仅有2件属于民事再建。
就负债额来看,大多数(67件、85.9%)案件负债不足1亿日元超老龄化社会商机,其中60件负债额不足5000万日元,此外仅有11件负债额超过1亿日元,可见破产的多是小型从业者。在2018年破产的高龄者福祉企业中,负债额最高的(约6亿4400万日元)是社会福祉法人大矶恒道会,主要运营位于神奈川县大矶町和二宫町的特别养老疗养院等。
图片来自NewsPicks,SIphotography/iStock
新兴企业破产最多
就企业年龄(法人成立~破产)来看,将近四成破产企业的年龄是5-10年(31件、39.7%),接着依次是10-15年(15件、19.2%),不到3年(14件、17.9%)。总的来说,55家(70.5%)破产企业成立不满10年,而仅有1家破产企业是成立超过30年的。
对比2018年日本全行业企业破产件数超老龄化社会商机,成立30年以上的破产企业共2578家(32.0%),成立不满10年的共2027家(25.1%),二者破产比例相差不大。
但是在高龄者福祉从业者中,为什么成立不满10年的新兴企业明显更容易破产呢?据帝国数据银行统计,在日本1万6382家老年人福祉企业中,41.6%的从业者是年销售额不满1亿日元的小规模企业。这些以通所介护、访问介护为主的小企业,往往缺少资金链、知名度、信赖度、实际业绩,很难按照原计划顺利运营。加上新兴企业更是难以积攒实际业绩和信用,导致破产较多。
就破产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来看,将近七成企业是因为销售不顺利(53件、67.9%),也就是说找客户难、留住客户难、获得愿意消费的有效客户更是难上加难。
数据来自NewsPicks、帝国DataBank,作者制作
综上所述,初期投资较少的访问介护和通所介护机构、负债额不足5000万日元、成立不满10年的高龄者福祉企业破产最多。
福祉企业何去何从
根据厚生劳动省的官方统计数据,2001年日本访问/通所介护机构共计2万782家,2006年倍增至4万357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2006年4月,日本介护保险法修正案实施,介护服务报酬调低2.4%。此外,居住/饮食费用不再是介护保险报销范围内的服务费用,相关从业者也有所增加。受其影响,2007年-2009年,不少福祉企业经营恶化,连连倒闭。
近年来,随着劳动环境恶化、低工资等问题频发,老年人福祉行业陷入劳动力不足的困境。2015年介护报酬再次调低2.27%,经营恶化的从业者越来越多。尽管2018年介护报酬调高0.54%,但杯水车薪,仍不足以消解劳动力不足和破产连连的现状。
老年人口越来越多,高龄者福祉企业却一再倒闭破产。作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严峻的社会经济课题呢?——小幅度提高介护报酬只能解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探讨提高外国劳动者比例等方案,采取根本性的制度改革。
图片来自NewsPicks,日文新闻头图
新闻来源 |NewsPicks,帝国DataBank
日文作者 | 帝国DataBank东京分社,阿部成伸
中文策划&编译&排版 | 杨倩倩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