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外包业务(外包业务安全办公的基本要求有)
今天聊一个听起来很猛实际上也挺猛,但又有点玄乎的公司--滴普科技。最近它向港交所递了招股书准备上市。故事怎么讲?想象一下,一家大模型公司创始人有华为、阿里履历,营收暴涨客户一堆,背后还有高瓴、国泰君安、交银国际撑腰。听起来是不是很牛逼?是的,故事写得很动人。
但要真往招股书里一扒,味儿就不对了。三年亏了24个亿,去年一年就亏了12.5亿。它花得多,营收2.4亿ai外包业务,增长确实快。可问题是它每挣1块钱就得赔5块。这就像什么?这就像每天跑八小时外卖,挣100烧300块油钱,这不是跑业务,这是练心态。
再看创始人技术是挺硬的,赵杰辉、杨磊一个华为出身,一个阿里毕业,搭配一个EMBA学位,标准的"创业黄金组合"。资本很喜欢,媒体也愿意吹,但别忘了这可是ToB赛道,讲的不是流量梦,而是合同回款和谁来买单。
它靠的是两个业务:一个是FastData干企业数据中台那一套,收入占了60%,但项目定制化重周期长,毛利低,干起来累。另一个是新宠--FastAGI,就是大模型那一套,今年暴涨13倍,毛利60%。听起来有搞头,但问题是营收比例才37%,规模还太小,养不起团队,更养不起它的IPO梦想。
最有戏剧性的来了,这家公司组织架构混乱,曾被媒体点名说它内部管理层级复杂,裁员、外包还有"后宫传闻"。虽然公司没正面回应,但从数据能看出点苗头:招股书说它有143个研发人员,占员工比例44%,算一算总员工大概300多人。可天眼查显示包括它在内,相关十一家城区开业的成员公司里,2024年缴纳社保的人只有18个。
这什么意思?人呢?人不在编上,全是临时工,干活归你ai外包业务,社保不管。这不禁让人想问:这是AI公司还是AI外包公司?但说到底这不是一家骗钱的公司,它是真想做事,也确实是国内最早一批。把大模型做进企业流程的公司之一,它不卖PPT它真在交付项目但问题就是难度太高,每家企业的数据结构都不一样你想标准化很难;你想低成本交付成本又死高。
所以说它赌的是未来,赌的不是能不能落地而是什么时候大规模落地。滴普科技赌的是资本的耐心,赌的是AI红利真爆发前自己不被饿死。这场IPO能不能上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等到AI红利真来了,它是不是还坐在牌桌上?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