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下降意味着什么(消费下降的经济的影响)


目前,从南方到北方都是认为产能过剩,造成整体家禽业低迷不前。是的有这方面的原因,如果从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到2019年三黄鸡从40亿到49亿只,白羽肉鸡从40亿到44亿,817肉鸡从12亿到18亿(还有说15亿或20亿的),肉鸭从35亿到40亿多只,产能是过剩的。那为什么产能过剩?,主要原因还是去年非洲猪瘟造成全国生猪产能严重减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鸡肉、鸭肉作为猪肉替代品,鸡鸭肉消费都增加了,鸡鸭行情一片大好,把养鸡养鸭人士的热情带动起来了,同时还有外行涌入的。但是,自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除了看到生产端产能过剩之外,我们注意到消费端需求下降了多少,又对鸡鸭行情影响有多大?

新冠疫情下,国内餐饮消费严重萎缩

我们知道,产能过剩还是供不应求是一种供需双方参与的对比之后的结果,如果单纯说一方,那么很容易出问题。在前2天的商业周刊中文版的一篇报道中写到 :

消费下降意味着什么

“海底捞上市后可能首现亏损。该公司近日发布上半年盈利警告称,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预计收入相较于2019年同期下降约20%,所录得的净亏损介于人民币9亿元至10亿元不等。”看着这里,不知大家有什么感想,这可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餐饮企业,很多时候消费者都是排队去吃饭的地方,今年竟然亏损了。在联合早报报道中,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海底捞上半年营收下滑20%,已经算很不错。他强调,整个餐饮行业受疫情重创,很多的中低端的餐饮企业下滑更多,甚至直接倒闭。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5月全国餐饮收入11346亿元,同比下降36.5%;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2434亿元,同比下降33.9%。

肉鸡肉鸭产能在去年是增加不少,平均下来在15%左右,但是,因为疫情消费端是严重下滑,这也是2020年上半年家禽行情不好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消费情况肯定要比上半年要好些,但是,由于世界各国都在防控新冠病毒,造成贸易往来减少消费下降意味着什么,企业因为订单减少,工人歇业或者是被迫下岗,收入减少,相对应的就是是减少开支,消费端需求萎缩。

消费下降意味着什么

不止国内肉类消费需求严重下滑消费下降意味着什么,随着疫情持续的影响,全球肉类消费即将迎来本世纪最大规模的回落。联合国数据显示,今年的人均消费量比去年下降13%,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同时,全球分析师预测,不仅人均下降肉类消费下降,地区性整体需求也严重下降。这对于长期处于消费增长状态的肉类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全球肉类需求下降:

新冠疫情的经济影响使得餐饮消费被限制,全球性的餐饮停业使得肉类需求大幅下降。根据Aaron Allen&Associates统计,全球大约有220万家餐厅关门,所有餐饮业均受到了重创。并且因为疫情封锁,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在家做饭。这意味着肉类消费将受到重大需求冲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目前来看,即便是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的中国,肉类消费也没有大幅提升,尤其受到冻品三文鱼事件的影响后,人们对肉类产品的不信任感长期存在。同时伴随着人造肉的兴起,更为健康和绿色的人造肉产品陆续上市,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开始使用植物蛋白质。

全球供应的下降:

全球肉类供应量也受新冠影响大幅下降。肉类食品加工厂是一处天然的新冠疫情冷库,由于较为密集的工作环境,还有闭塞和低温条件,成为了新冠疫情聚集性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随着多处加工厂的关闭,大量牲畜囤积,无法进行屠宰,只能进行人道安乐死。包括美国、巴西和德国的屠宰场和加工厂,新冠病毒感染激增,突显了这个这个行业的低薪和高危性。

在2019年非洲猪瘟使得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损失了数百万头生猪,这使得猪肉零售价格大幅上涨,而生猪的产能也将继续下降。根据粮农组织的数据,连续两年的产能损失将意味着自2018年以来人均消费量将近5%的下滑。

据全球肉类协会预测,至少在2025年之前,人均肉类消费量无法回到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水平。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目前还无法估量,还有很多地区处于危险的状态。预计随着肉类消费的下降,许多相关企业将受到影响处于亏损状态,而这也许是整个产业变化的契机。

以上报道部分是对疫情期间消费的总结以及部分机构对未来的预测,我们大致知道就行。看着上面感觉很悲观,但是,可能新冠疫苗或药物出来了,大家也很快就转悲观为乐观,整个社会氛围又变了,社会又回到正轨上去了,总之,预测赶不上变化。

综合:商业周刊中文版、善择行情研究中心

特大福利:500送5600,咨询电话:

消费下降意味着什么

消费下降意味着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