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人士工作日常(田野高位截瘫创业故事)


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总想给别人撑把伞。关于田野的故事,本报曾多次报道。

17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致使田野高位截瘫,那时候,他的日常生活范围只有2平方米左右。

为什么是2平方米?这是轮椅转动一圈的面积。

但田野没有被残酷的现实囚困,在家人和朋友的关爱鼓励下,他勇敢地“走”了出来。2014年,他在家门口开起了一家串串店。

从8个炉子的小摊位,到300平方米的大店面,生意逐渐起色,田野重拾信心。

田野不仅自己突破了轮椅的束缚,也鼓励更多的残障人士勇敢走出家门。多年来,他的串串店成了很多残障人士的聚餐地,田野特别为他们推出了半价套餐。这一善行不仅温暖了众多残疾病友的心灵,也让他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和新意义。

“它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餐饮店,我觉得更像是一个爱心加油站。我给他们打折的初衷也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让利,更多的是呼吁他们从家中走出来,不要被轮椅束缚住。”田野说,“不是别的地方不能吃饭,而是在这里有一起吃饭的人。”

轮椅人士工作日常

轮椅“走”出597平方公里无障碍地图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有时候面前的路看起来是平的,但其实会有各种小台阶,健全的人迈一迈腿就过去了,但对残障人士来说,哪怕1厘米都是有区别的,这1厘米就像天堑一样。他们不知走出去的每一步会遇到什么困难,这是许多残障人士不愿意走出家门的重要原因。”田野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鼓励、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走出家门,2017年起,田野和几位伤友开始探索起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2019年轮椅人士工作日常,田野和伤友们一起,坐轮椅测试西安主城区597平方公里内的无障碍设施,调研总结问题1000多个轮椅人士工作日常,用轮椅“走”出了一份无障碍地图,编写了一份《西安市无障碍设施状况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很多场所的无障碍设施都进行了整改和优化提升。”田野欣慰地说。

公益助残还会坚持下去

“田野,西安有啥好玩的?我们坐轮椅去旅游方便吗?”近来,许多伤友在社交媒体上向田野发问。

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也为了让更多残障人士了解西安的无障碍通行,放心大胆地来古都旅游,今年国庆节前夕,田野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探索起西安一些热门景点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

他们上了西安城墙、看了兵马俑、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逛了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并将旅途经历制作成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一份西安景区无障碍旅游攻略。

“这几年西安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得越来越好,比如西安城墙景区含光门入口就有无障碍电梯,坐着轮椅也可以毫不费力地登上十多米高的城墙,这让我们走出家门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田野说,这些景区都有很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即便是残障人士,也能感受到很好的游览体验,这让他感到非常开心。

田野还为西安地铁等公共交通点赞:“对于坐轮椅的人来说,地铁出行非常方便,每个站都有无障碍电梯,工作人员看到有坐轮椅的乘客,会主动过来提供帮助。”

无障碍设施的不断完善,让田野的出行更加顺畅安全,在他看来,这是一座城市软实力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今年夏天,因为经营问题,田野的串串店关门了,但他公益助残的劲头儿却没有消减。

“我以后还会继续做下去。”田野目光坚定,笑容阳光且自信。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旭 实习生 王铮 图/受访者提供 视频/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旭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