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标准(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标准)


一、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相关内容如下:

认定标准:

一是在合理时间、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合理时间需结合职工正常工作时间、交通状况等综合判断;合理路线一般是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配偶或父母子女居住地等的路线。

二是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等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依据,职工承担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无责任的,才可能认定为工伤。

赔偿内容:

若认定为工伤,职工可享受。包括医疗费,按实际支出的符合规定的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伤残待遇,如构成伤残,根据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若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其近亲属还可获得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同时,职工还可向交通事故责任方主张民事赔偿,如医疗费、、伤残等,已获得民事赔偿的部分,部分项目工伤保险不再重复支付。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二、上下班途中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有时间规定吗

上下班途中认定工伤有相关条件及时间规定,具体如下:

其一,合理时间。一般指正常上下班的时间,包括按单位规定的上下班时间工伤认定标准,以及因特殊原因如加班等导致的延迟下班时间。若职工在正常时间下班后,因处理与工作相关事务而耽搁,随后在合理时间内发生事故工伤认定标准,也应认定为合理时间范围。

其二,合理路线。通常是指职工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的正常路线。如因特殊情况需绕道,且绕道具有合理性,如接送孩子上学等,也可认定。

其三,非本人主要责任。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可认定工伤。

其四,存在。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必须存在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伤害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三、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的

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工伤需满足一定条件。

其一,。职工本人在交通事故中需承担非主要责任,包括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无责任。这需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出具责任认定书来明确。例如,若职工导致交通事故且被认定为主要责任,则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

其二,合理的上下班路线。通常是指职工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的合理路径。如果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顺路接送孩子、买菜等,只要不偏离合理路线范畴,仍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其三,时间要求。应是在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比如,职工因加班而推迟下班,在合理的加班后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职工发生此类事故后,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诊断证明等,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相关部门依法进行认定。

以上是关于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