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工厂创业项目(微工厂就业模式)


做实“微工厂”“微阵地”“微项目” 就业创业添活力

12月23日上午8点40分,在九龙街道五里牌社区时代景苑“微工厂”,刚送完孙子上学的廖秀华正埋头缝制毛绒玩具。

“现在既能接送孩子,又不影响坐席,挣钱也不耽误,很适合我。”廖秀华说,因为工作时间灵活,按件计工,简单工艺的还可以带回家操作,社区“微工厂”很受宝妈和老年人欢迎。

今年10月,时代景苑“微工厂”正式营业。该“微工厂”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主要为岳池尚易玩具厂、岳池晟瑞玩具厂加工布艺玩具、毛绒玩具。

像这样镶嵌在社区里的“微工厂”共有12家,主要承接纺织服装、玩具加工、穿戴甲加工等企业加工,采取“固定用工+灵活作业+居家作业”的运营模式,设置爱心工位专区,为68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全职宝妈等群体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微工厂”促进“微就业”。如何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岳池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建成输变电零工市场、医药健康零工市场,促进灵活就业;实行“菜单式”技能培训,让群众“一技在手,就业不愁”;创新搭建“微阵地”微工厂创业项目,以创建高质量充分就业乡镇(社区)为抓手,建“微网实格”,明确社区书记为首席就业指导员,组建204名网格员为“东邻西舍 就业秘书”,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安心就业服务圈。

就业与创业就要“相辅相成”。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做细做实“微项目”,打通创业“快车道”。创新推出“资金扶持+培训指导+平台搭建”“三点一线”工作模式,着力破解创业主体融资困难、经验不足、资源分散等问题堵点,提升商业街为御府里创业街区,打造“嗨创集市”就业场景,组建创业团队做创业保姆,采取“周见面、月服务、季度评比、年度考核”方式,形成“培育一个、影响一片、带动一方”的良好创业局面。

在岳池,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集中、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

打造全省首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 公共服务“不掉线”

12月14日,周六。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社自助服务区,刚出差回来的岳池青年魏巍用身份证快速打印了历年社保缴费明细表。她还注意到,表格上还印有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红色鲜章。

“太方便了,非工作日也能办业务!”魏巍已在新入职单位顺利转正,需认定此前在其他单位工作的3年工龄,由于出差她未能在工作日办理,“自助设备操作非常便捷,还省去了排队取号的时间!”

人社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为了给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便利更贴心的优质服务,我县打破工作制时间限制,在办公区域外打造独立的24小时人社自助服务区。

该服务区共有密码重置、自助认证、自助查询自助终端一体机3台和政务服务自助设备1台,实行24小时对外开放自助服务,办事人员可随时入内,查询参保信息、社保缴费、待遇发放、档案信息、社保卡信息等,也可全天候自助办理社会保险、就业、社保卡、工伤服务等161项人社公共服务业务。

“今年5月,我县建设全省首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最多跑一次’与‘智慧人社’相结合,从传统的‘能办’向‘好办’‘秒办’转变。受到省人社厅领导高度肯定。”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力如是说,服务区的投入使用,切实解决部分市民尤其是上班族,特别是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从业者“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实现了人社服务从8小时向“全天候”的转变。

今年以来,我县加强社保服务信息化建设,通过流程改造、数据共享,提高人社业务简办、快办水平,投用社保服务大厅自助终端一体机,积极推行“集成式”综窗服务模式,推动更多业务由“分散办理”向“一窗通办”转变微工厂创业项目,让办事群众真正享受“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基本实现人社公共服务全覆盖、参保群体全覆盖,真正做到让企业和群众“就近办”“马上办”“自助办”,享受全面、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