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存钱法()
嗨!艾瑞巴蒂,我是艺荷!
2021年的额度所剩无几了,你今年的存款目标完成了吗?
快过年了,你的春节备用金够花吗?
生活充满苦楚,处处都得花钱,你在哪一刻突然觉得活着真的很贵呢?
豆瓣上看到一个小姐姐梳理自己一年的花销,她在二线省会城市生活,基本上每个月都要花四五千,算下来一年有6万多。
她在家里住,不需要给房租房贷,平时早饭在家吃,午饭、晚饭、零食、交通、话费、保险、各种购物都是大头,明明也有刻意在省钱,可总是不知不觉就花掉那么多,这让她很是迷茫。
一个人的生活尚且还比较潇洒自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如果是一个家庭,压力就接踵而至了。
网上曾流传一张生活开支表,是一个网友分享的自己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坐标长春,普通家庭,一年算下来花了有11万多。
没有房贷车贷,老公开滴滴花些油费,车子保险每月900元,物业、水电气暖费都不算多,夫妻俩每个月生活费2500元,孩子还小,每个月1500元左右,听起来好像都不太多,但算了总账就不少了,平均1万元/月。
关键是,这还只是孩子小的时候,等他再大一些开始读书,教育费用又是一大笔。
听我朋友说,家里两个孩子,每年学费生活费算下来就得小十万,“吞金兽”果然名不虚传。
想想人到中年,父母的年纪也大了,如果他们有足额的养老金倒还好,但若是养老金不多,甚至没有的话,赡养父母又是大手笔开销。
这还是不敢生病的情况,如果生了病,更是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担容易压得人喘不过气,难怪人说“人到中年不如狗”啊!
说起来,我们都不愿被世俗所困扰理财存钱法,可是生在红尘中,又有谁能免俗呢?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
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保老人晚年安康,稚子入得学堂,你我柴米油盐五谷粮。
生活真的很贵,一定要多存点钱呐!
可是,我总听到这么一种声音,“我也想存钱,可是每次有钱就想花,也没个适合的规划,存钱太难了!”
今天,我就分享3种超强大的存钱法则,助你解决存钱之困吧~
52周存钱法
说起这个方法,那真的可以说是存钱法里非常经典的一个了,我以前分享中也多次提到过。
做一张存钱计划表,从10到520阶梯式依次将数字列出来。
按照一年52周来看,每周都往自己的存钱账户上攒一笔钱,第一周存10元,第二周存20元,依次类推,直到第五十二周存够520元。
不要小看这种方法哦,看似没多少,实际上算下来一年能存13780元呢。
当然,如果你怕年底压力太大,也可以选择不按递增顺序来存,根据自己手上的自己打乱顺序储存,存一笔钱对应地方打个勾,不重复存相同金额,直到这张表上的所有数字被打完勾。
巴比伦富人10%存钱法
这是《巴比伦最富有的人》里提倡的经典存钱法则,每月把自己收入的10%用于储蓄,坚持下来,会越来越有钱(这本书也强烈推荐理财小白们看)。
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靠自己攒出来的,但是过程没有那么的顺利,甚至有不少人会觉得存钱本就是一件难比登天的很痛苦的事情。
使用这一法则理财存钱法,可以让你无痛存钱,积少成多,慢慢发现自己“手有余粮”了。
具体的操作方式非常简单,谨记这个公式,开通一个专门的存钱账户,账户可以是你平时不用的银行卡,也可以是各种APP上的存钱通道,比如支付宝上的“笔笔攒”、“钱管家”,或微信上的“理财通”。
余额宝金管家 余额宝金管家
然后每个月工资到账后,马上拿工资的10%出来放入自己的专属存钱账户,并且一旦转进去,就要求自己不能再碰它们。
比如,月薪5000元,一个月存10%也就是500元,剩下的4500元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消费,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就行,其实完全是够花的,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水平。
养成固定储蓄习惯后,可能你会觉得每个月少花点钱也能承受,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提高存款比例了。
12单存钱法
这个方法非常古久了,听起来也有点笨,但是对于不够自律的人来说特别有效。
具体操作方法呢就是每个月存一笔固定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比如要求自己每个月拿1000元出来存定期,12个月之后每一笔钱陆续到期,就可以每个月收获本金和利息了。
到期后的钱可以选择继续储存,也可以选择花掉(有些定期具有自动续存功能,如果要花钱,就要在自动续期预约转出)。
变相的每个月领工资,想想还是挺棒的。
关键在于这些钱一旦存进去,1年内是不能拿出来花掉的,可以变相帮助自己强制储蓄。
以前电子银行不发达的时候,大家都是到银行柜台去开存折来存钱,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不过现在可以直接在网上银行进行1年期理财产品的购买,足不出户,就实现顺利存钱,蛮方便的。
由于利率会有变动,所以每个月存定期的利率可能会不同,不过这并不影响存钱计划。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3种存钱法就是我们存钱路上的“器”,利用好它们,存钱效果事半功倍。
活着很贵,多存点钱,赶紧开始吧!
艺荷,康波财经作者,全网:小柒有财花
90后女娃子,大条又细腻,想用有温度的文字来记录理财、生活的感悟,希望能为同样对人生充满预期的人带来一丝正能量。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