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失业严重吗(年轻人失业率)


实际上2025中国失业严重吗,失业率是分年龄层次的。25至29岁群体的失业率约为7%,而16至24岁区间,在今年3月份,失业率竟高达16.5%。

因为,互联网用户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强烈的体感通过网络被不断放大。不可否认,年轻人就业形势确实不太乐观。

01

看看今年的经济形势,很多人觉得经济并未明显向好,仿佛陷入低物价循环。

可GDP却保持着5%的增长,原因在于经济正处于换赛道的关键时期。

曾经,房地产在GDP中占比达15%,如今已降至10%左右。房地产行业的下滑,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关配套产业,诸如家具、建材、钢铁等,皆受到冲击。而GDP每减少1个百分点,就有约200万人失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芯片、光伏等新兴产业,虽然这些领域薪资水平较高,但岗位数量有限,难以吸纳大量劳动力。

2025中国失业严重吗

于是,传统产业持续低迷,就业者薪资下降;新兴产业岗位稀缺2025中国失业严重吗,多数人难以企及。如此一来,大多数人便产生了经济不景气的体感。

价格方面,并非全面通缩,而是呈现出分化态势。房子、车子等大件商品价格走低,而水果、蔬菜、按摩等服务类或本地生鲜产品,因受季节性及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反而上涨。

老百姓直观地感受到钱越来越不经花,大钱固然能省则省,毕竟买房买车并非日常消费,可蔬菜水果、足疗等日常服务价格的上涨却避无可避。

在人工成本方面,2020年前工资平均涨幅可达8%,如今已降至5%。

2025中国失业严重吗

围绕人工的产业,价格随之上涨;而靠量产盈利的相关产业则陷入内卷,价格下跌,只是这类商品人们无需频繁购买,价格变动的体感并不明显。

归根结底,这是结构性问题导致的。

02

许多人对中国经济的感知并不准确,常以个体体验代替大众体验,忽视综合数据,从而陷入盲目悲观或乐观的情绪中。

短期内,这种体感难以改变,因为经济正处于“腾笼换鸟”的阶段,老产业淘汰需要时间,新产业吸纳就业的速度又相对缓慢,二者将在较长时间内并存。

如今,经济发展强调“先立后破”,这是因为若贸然淘汰老产业,就业形势将急剧恶化。

当下,国家着力发展新产业,逐步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单元。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民众仍需做好“熬”的准备。

2025中国失业严重吗

而国家在刺激消费方面也陷入两难。若下半年出口形势依旧不佳,可能会从财政预算中拨款5000亿至1万亿刺激消费,但过往的刺激手段多为“饮鸩止渴”。

目前,消费者并非因收入有保障、钱包变鼓而主动消费,只是在补贴下提前购买所需商品,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消费动力不足的问题。长此以往,只会加剧产能过剩,让落后产能得以苟延残喘。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调整分配结构,从注重生产转向注重消费。毕竟,消费者有钱自然会消费,无需过多引导。

03

那么,如何让消费者有钱呢?

减少费用支出是途径之一。

数以亿计的灵活用工人员,若国家能补贴其社保费用,情况或许会有所改善。就像刘强东为快递小哥承担个人社保部分,赢得一片赞誉。

很多人不愿缴纳社保,并非单位不愿承担,而是个人承担的三分之一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若国家层面能补贴低收入人群或特殊行业工种,他们的收入得以保障,老百姓便无需过度储蓄。

当前,民众应急储蓄高达48.8万亿元,若能释放部分用于消费,经济活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2025中国失业严重吗

此外,农村数亿农民养老保障不足,平均退休工资不到200元,若能提高至1000元以上,他们也会更有底气消费。

地方债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地方债化解完毕,经济才有可能触底反弹。

地方债如同三角债,阻碍了货币流通,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依赖的卖地收入在三四线城市几乎归零,资金缺口巨大,影响了公务员开支、道路维修等。

解决地方债问题后,还需调整结构,扩大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其中税收改革至关重要。从增值税向消费税转变,增值税有利于生产制造地,而消费税则能让消费地留存更多税收。

同时,调整国家与地方的财政资源分配。目前国家负债率较低,可适当减少留存,给予地方更多支持。如此,才能确保地方财政健康,避免地方中产空心化。

2025中国失业严重吗

然而,下半年要解决这一问题,难度不容小觑,思维惯性和过往重投资、轻消费的模式,使得消费仅靠应急补贴,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增长动力。

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要实现全面向好,必须从刺激生产端转向刺激消费端。大国经济不能过度依赖出口,否则贸易战在所难免,只有激活本国消费,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统一大市场建设仍存在不足,人口作为生产和消费要素,在消费流动方面存在阻碍,如大城市户口限制导致人才消费流动不畅。

若能打通这些关卡,实现社保、教育等资源的自由流动,消除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提前消费才有可能实现。

2025中国失业严重吗

当下,一线城市房地产折价,许多中产首付赔光,消费信心受挫,消费意愿低迷。中国经济虽表面增长5%,但GDP结构并不健康,消费信心指数处于低点,就业结构不合理,年轻人就业困难,消费活力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提高年轻人的就业水平,优化资金分配结构。

延长退休未必是良策,若能将岗位让给年轻人,他们便能迅速就业、增加收入、刺激消费,加快社会资金流转。

同时,合理调整退休人员工资增长机制,避免资金过度流向消费意愿低的群体,让资金更多地流向有消费需求的年轻人。

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在于调整分配结构,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优化结构,如此才能重新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