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衍生的新问题(数字经济GDP占比排名)
闫德利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第二大产业,
仅次于制造业
我国是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美国(2022)的10.0%。数字经济在我国是第二大产业,在美国是第四大,在英国(2022)、澳大利亚(2021)和加拿大(2020)都是第七大,占比分别是7.2%、6.1%和6%。如下表所示。
表 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及排名
需要注意,数字经济是一个卫星账户,是若干相关相近行业的集合。它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行业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存在相交、包含关系。数字经济的行业范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国家会根据行业发展的变化和统计手段的进步而调整。
GenAI推动数字经济迈入智能化时代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数字经济的基本方向。由OpenAI开发的ChatGPT,依赖于大模型、大数据和大算力,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领域最成功的产品,也是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程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从“大炼模型”到“炼大模型”的技术热潮。人工智能市场呈现百“模”争鸣、日新月异的快速增长态势,成为资本市场最受青睐的领域。根据Dealroom.co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融资额连续两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高居所有细分领域第一位。如下图所示。
图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风险投资额(按行业)
GenAI被Science杂志评为2022年度科学十大突破之一,它席卷全球,成为引领数字经济迈向智能化的引擎。GenAI能够重塑数字经济的众多业务,即将迈入赋能千行百业的关键期,孕育催生未来产业新模式、新业态。GenAI发展也面临“投入大、变现难”的问题,人们在伦理、版权、就业等方面日益担忧数字经济衍生的新问题,需要引导AI向善发展。
中央企业成为数字经济“国家队”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近年通过内部资产整合等方式争相布局数字经济,陆续组建了称呼各异的数字类公司,主要有云公司、信息公司、数据公司、数科公司、数智公司等。例如:中国电子云(2020年)、煤科信息(2020年)、昆仑数智(2020年)、中电数据(2022年)、中化学数科(2022年)等。根据国资委数据(2023年4月),中央企业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中央企业还加大了重组整合力度,2021年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024年12月,最年轻的央企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成立,将以数据技术服务物流供应链行业为主责主业。
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新浪潮,中央企业也非常重视。2024年2月,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开展AI+专项行动”;10月,又举办中央企业人工智能特训班数字经济衍生的新问题,要求中央企业“必须在积极拥抱、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目前,35家央国企已落地66个大模型。
中央企业数字类公司构成了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国家队。其成立时间尽管不长,但进展很快。他们不仅服务于集团内部的数字化建设,还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成为云计算、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等领域举足轻重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
平台企业国际化悄然取得可喜成绩
平台企业国际化是一个难题。我国第一代互联网平台都曾做出努力和尝试,结果不尽理想,长期以来主要服务华人市场。这和美国形成强烈反差。两国同为平台经济二强,国际化路径和水平却完全不同。
近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平台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人意料的是,我国平台企业国际化悄然间取得了可喜成绩。尽管和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进展和势头十分喜人。在主要平台中,小米、携程、腾讯、阿里巴巴、滴滴和快手等6家披露了国际收入,占比平均为13.6%。如下图所示。其中,小米凭借制造业属性基本达到美国平台“国内国外各占一半”的水平。根据市场机构估算,拼多多和字节跳动的国际收入占比分别为23%和20%。除此,还有原生国际化的SHEIN,其市场和收入全部来自海外。分行业看,短视频、跨境电商和网络游戏三个领域的国际化进展较为显著。
图 我国5家主要平台的历年国际收入占比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