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衍生经济(县域旅游发展)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多项宏观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开局良好,消费市场保持升温势头。“五一”小长假到来,假日经济作用进一步展现,背后涌动的不只是消费回暖的春潮,也是文化基因与旅游场景的深层共振。
深挖旅游资源,打造“县域经济”新引擎。今年“五一”出游够热,小众目的地更热,“奔县游”再度成为“顶流”,“奔县游”为县域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流量。在浙江丽水陈家铺村推出悬崖书店,读者可与采茶农人共享云海;在福建四礵列岛,海钓爱好者可包船探秘“现实版塞尔达”;游客还可在黔东南的侗族大歌里寻找文化原真性,在汕尾风车岛的海浪声中重构旅行意义。高铁网缩短了地理距离,短视频消解了信息壁垒,乡村旅游激活沉睡资源,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烟火小城成为独具魅力的主客共享美好旅游空间,热气腾腾的“奔县游”切实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深耕文化内涵,掀起“文旅融合”新热潮。如今群众对文旅的需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重视旅游产品蕴含的文化底蕴,文化和旅游产业必须依托地域文脉、历史遗产与民俗精华,深挖地方文化资源,创新文旅产品。各地要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紧跟市场需求,把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打造特色文旅IP、城市文化地标,开发文创衍生品文旅衍生经济,提升文旅产品品质及吸引力,让历史文脉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同时探索利用好VR、AR等科技手段,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增加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式旅游产品,释放文旅文创产品的多元价值,丰富游客多元文化体验,满足个性化、差异化旅游需求,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
厚植生态底色,激活“绿色旅游”新理念。随着文化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绿色旅游正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趋势。东台黄海森林公园作为全国首家“零碳旅游度假区”坚持“低碳环保”的匠心,率先推动“碳”传播;泰州市推出四条生态文化精品体验线路,深入展示当地独特的乡土风情和科普体验项目,有效促进生态文化的传播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宜兴市乾元村深耕茶产业与乡村旅游,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通过践行“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村落。各地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产品,以丰富优质的产品供给,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推动旅游业绿色转型,绘就绿色旅游高质量新画卷。
假日旅游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激发消费活力、提振经济动能的重要引擎。面向未来,唯有坚持深挖旅游资源、夯实文化根基、厚植生态底色文旅衍生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出游需求,方能变“文旅流量”为“发展留量”,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孙雨凡)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