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3D打印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3D打印全球市场空间广阔,市场规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据数据,2022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8.1%,2016~2022年复合增长率14.7%。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98亿美元,2022~2025年CAGR为18.3%,2030年达到853亿美元,2025~2030年CAGR预计达23.4%。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3D打印服务的收入约90.15亿美元,占比达59.1%;全球3D打印设备实现销售额31.74亿美元,占比达20.8%;全球3D打印材料销售额为30.55亿美元,占比为20.0%,相比2020年提升了3.5个百分点。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及中国3D打印(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加竞争格局分析,民用领域的工业级应用前景广阔「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我国3D打印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3d打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核心技术与高端人才的制约。2017~2022年市场规模稳步爬坡上扬,期间CAGR为21.8%;预计2023年国内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47.9亿元,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总体上看,3D打印行业具有较大潜力空间,近年来投融资总金额逐步增加,据统计,2022年我国3D打印相关领域共有33起融资,融资总额达63.36亿元(其中2起融资金额暂未披露)3d打印,与2021年的48亿元相比增加32%。
资料显示,在2022年国内3D打印行业的融资项目中天使轮、Pre-A轮、A轮的前期融资占比较高,共15起,占融资数量的48%,但融资金额并不高。成长期企业的融资金额较大,B轮-D轮融资有10起,融资金额共22.48亿元,占总金额的35.4%,意味着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成长早期,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据统计,我国3D打印行业中,打印设备和打印服务的营收占主要部分,2021年设备营收占比55%,打印服务占比21%,原材料占比16%,这三部分构成我国3D打印行业的主要营收来源。
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华曙高科和铂力特是工业级赛道的领军企业。按照2022年营收规模,创想三维、纵维立方位于第一梯队,营收超过10亿人民币,但主要聚焦于桌面级3D打印设备,为个人、家庭、学校提供3D打印解决方案;位于第二梯队的是铂力特、先临三维、华曙高科,营收在2-10亿,其中先临三维同样聚焦于桌面级打印设备,主攻口腔数字化和高精度3D扫描。此外还有营收在2亿以下的区域型厂商和100多家新兴厂商。因此,华曙高科和铂力特在工业级3D打印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全球范围来看,Stratasys、3D System等老牌3D打印巨头,在早期引领了产业的发展,凭借专利优势拥有10-20年的技术积累,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认知度。2022年营收最高前三位是Stratasys、3D Systems和Materialise。从国内企业来看,华曙高科和铂力特也在全球占据一定地位,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3D打印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3D打印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3D打印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5-2031年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报告目录:
第1章3D打印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3D打印行业界定
1.1.1 3D打印界定
1.1.2 3D打印相似概念辨析
1.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3D打印行业归属
1.2 3D打印行业分类
1.3 3D打印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3D打印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3D打印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3D打印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3D打印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3D打印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3D打印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中国3D打印标准体系建设
(2)中国3D打印现行标准汇总
(3)中国3D打印即将实施标准
(4)中国3D打印重点标准解读
2.1.3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1)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2)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相关规划汇总
2.1.4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3D打印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1.5 政策环境对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2 中国3D打印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3D打印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3D打印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3D打印行业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3D打印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中国3D打印行业技术工艺及流程
2.4.2 中国3D打印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2.4.3 中国3D打印行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现状
2.4.4 中国3D打印行业专利申请及公开情况
(1)中国3D打印专利申请
(2)中国3D打印专利公开
(3)中国3D打印热门申请人
(4)中国3D打印热门技术
2.4.5 技术环境对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3章全球3D打印行业市场
3.1 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历程介绍
3.2 全球3D打印行业宏观环境背景
3.2.1 全球3D打印行业经济环境概况
3.2.2 全球3D打印行业政法环境概况
3.2.3 全球3D打印行业技术环境概况
3.2.4 新冠疫情对全球3D打印行业的影响分析
3.3 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体量分析
3.3.1 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3.3.2 全球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3.3.3 全球3D打印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3D打印材料
(2)3D打印设备
(3)3D打印服务
3.4 全球3D打印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3.4.1 全球3D打印行业区域发展格局
3.4.2 全球3D打印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发展状况
(1)美国3D打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德国3D打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日本3D打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5 全球3D打印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案例研究
3.5.1 全球3D打印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3.5.2 全球3D打印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3.5.3 全球3D打印行业重点企业案例(可定制)
(1)美国3D Systems公司
(2)美国Stratasys公司
(3)比利时Materialize公司
(4)德国EnvisionTEC公司
(5)德国EOS公司
3.6 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分析
3.6.1 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3.6.2 全球3D打印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3.7 全球3D打印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第4章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痛点分析
4.1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历程
4.2 中国3D打印行业进出口贸易状况
4.2.1 中国3D打印行业进出口贸易概况
4.2.2 中国3D打印行业进口贸易状况
(1)3D打印行业进口规模
(2)3D打印行业进口价格水平
(3)3D打印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4)3D打印行业进口来源地
4.2.3 中国3D打印行业出口贸易状况
(1)3D打印行业出口规模
(2)3D打印行业出口价格水平
(3)3D打印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4)3D打印行业出口目的地
4.2.4 中国3D打印行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
4.3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主体类型及入场方式
4.4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主体数量规模
4.5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供给状况
4.5.1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供给能力分析
4.5.2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供给水平分析
4.6 中国3D打印行业招投标市场解读
4.7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需求状况
4.8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4.9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行情走势
4.10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痛点分析
第5章中国3D打印行业竞争状况及市场格局解读
5.1 中国3D打印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1.1 中国3D打印行业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分析
5.1.2 中国3D打印行业关键要素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5.1.3 中国3D打印行业消费者议价能力分析
5.1.4 中国3D打印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5.1.5 中国3D打印行业替代品风险分析
5.1.6 中国3D打印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5.2 中国3D打印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5.2.1 中国3D打印行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5.2.2 中国3D打印行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5.3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5.4 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5.5 中国3D打印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参与状况
第6章中国3D打印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布局状况研究
6.1 中国3D打印产业结构属性(产业链)分析
6.1.1 中国3D打印产业链结构梳理
6.1.2 中国3D打印产业链生态图谱
6.2 中国3D打印产业价值属性(价值链)分析
6.2.1 中国3D打印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6.2.2 中国3D打印行业价值链分析
6.3 中国3D打印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6.3.1 中国3D打印行业上游市场概述
6.3.2 中国3D打印行业上游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3.3 中国3D打印材料市场分析
6.3.4 中国3D打印软件市场分析
6.3.5 中国3D打印行业上游供应的影响总结
6.4 中国3D打印行业中游细分市场分析
6.4.1 中国3D打印行业中游细分市场分布
6.4.2 中国3D打印设备市场分析
6.4.3 中国3D打印服务市场分析
6.5 中国3D打印行业下游应用需求潜力分析
6.5.1 中国3D打印行业下游应用需求场景分布
6.5.2 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对3D打印的需求分析
6.5.3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对3D打印的需求分析
6.5.4 中国建筑建材领域对3D打印的需求分析
6.5.5 中国汽车领域对3D打印的需求分析
第7章中国3D打印企业布局案例研究
7.1 中国3D打印企业布局梳理
7.2 中国3D打印企业布局案例分析
7.2.1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2.2 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3 爱康医疗控股有限公司
7.2.4 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5 深圳市极光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6 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第8章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
8.1 中国3D打印行业SWOT分析
8.2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8.2.1 中国3D打印行业生命发展周期
8.2.2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8.3 中国3D打印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8.4 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8.5 中国3D打印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8.6 中国3D打印行业投资前景预警
8.7 中国3D打印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8.8 中国3D打印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8.8.1 3D打印行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8.8.2 3D打印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8.8.3 3D打印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8.8.4 3D打印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8.9 中国3D打印行业投资趋势分析与建议
8.10 中国3D打印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