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数据(深度老龄化省份)


关于“人口老龄化”,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具体提法是“人口老龄化加快”,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变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从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来看,出生人口从2016年的1786万减少至1465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6年的10.85%增加至2019年12.6%,增加了约2600万。

新生人口减少,老龄人口增加,五年过去,形势愈加严峻。

有专家表示,展望“十四五”,还将直面两大关口:其一,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03亿,全国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其二,“十三五”期间,16岁~59岁劳动人口年均减少500万左右,2023年开始将突破“千万大关”。

岁月流逝,谁也阻挡不了,但城市不能“不知老之将至”。

城叔根据2017年-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比较过去四年(2016-2019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发现无论是老龄人口数量还是养老压力,辽宁、上海、山东、四川、重庆、江苏6省都颇为严峻。

迈入14%的“深度老龄化”

上海、辽宁、山东、四川、重庆、江苏、浙江

根据人口的年龄,划分为0至14岁、15至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群体。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就进入老龄化;当这一比例超过14%,就进入深度老龄化;达到20%,则进入超级老龄化。

从比例来看,辽宁、上海、重庆三个省份在2017年率先达到14%。

老龄化数据

2016年-2019年十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统计年鉴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随后,更多省份开始面临这个难题,2018年山东的老龄人口占比最高,达到15.16%;2019年,上海“后来居上”,达到16.26%。

到2019年末,全国65岁及以上人群比例为12.57%,而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重庆、四川走在全国前列,这一比例超过14%,7个省份彻底走进“深度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数据

2016年-2019年十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统计年鉴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若是再考虑到各省的人口基数,可以看出全国1.76亿的65岁以上老人都在哪些地方聚集。

到2019年末,山东有1594万65岁及以上的老人,四川有1318万,江苏有1217万,河南有1118万。另外,河北、广东、湖南也将突破“千万大关”。

高达50%的“养老育幼压力”

贵州、山东、安徽、河南、湖南

老人数量越来越多,给劳动人口带来的压力在悄然滋长。有一个数据叫“抚养比”,具体分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反映着劳动人口上养老、下育幼的负担。比例越高,劳动人口的压力越大。

老龄化数据

过去20年中国总抚养比与少儿、老年抚养比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从全国来看,转折点出现于2011年。这一年总抚养比从前一年的34.2%提高到34.4%,从而终结了持续了30多年的下降过程。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老年人口出现了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是劳动年龄的人口缓慢增长。

所以,逐年增大的抚养压力,主要来自养老,而非育幼,全国如此。数据显示,自1982年以来,我国老年抚养比就一直上涨,从8%到17.8%。少儿抚养比则一直下降老龄化数据,从54.6%到23.8%。

老龄化数据

2016年-2019年十个省份抚养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具体到各省份,贵州的总抚养比在2018年突破50%,意味着2个劳动力对应1个被抚养者;到2019年老龄化数据,山东的总抚养比也超过50%,安徽、河南、湖南的抚养压力也进一步加大。

具体到养老抚养比,到2019年末,辽宁、上海、山东、四川、重庆、江苏、安徽7个省份的压力最大。

可以对比下前述迈入“深度老龄化”的7个省份,除了安徽,其他6省全部重合。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省份两个抚养数值出现了交叉,即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

比如2018年的辽宁和广东,虽然两个省份总抚养比都是33%,都是10个劳动力对应3个被扶养人。不同的是,辽宁养的是1个孩子、2个老人,广东养的是2个孩子、1个老人。

老龄化数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