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无农残的茶(Mix Tea)
2015年6月,钟见声和两个朋友正在商量创业。他们看准食品行业,却苦于不知道从哪个细分品类着手。想法一时定不下来,钟见声抽空给大伙泡茶。
一小朵婺源皇菊,经过80℃水冲泡后,慢慢变成一大朵绽开的花,漂浮在茶具中,好不漂亮。“做茶怎么样?”看着桌子上的茶具,钟见声说道。
喝茶的习惯,钟见声保持了十余年。偶尔他还会研读茶书,了解某些茶的制作工艺、功效。不过在年轻人中,茶越来越不受欢迎。“一方面是他们不会选茶;另外,对于上班族而言,传统茶艺太过繁琐。”
专门研发针对上班族的茶,是个不错的方向。“我们希望让喝茶变得愉悦身心,不仅操作简单,还能缓解上班族的压力、焦躁等问题。”三人视线一碰,定了。
8月,叶思(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钟见声将产品命名“叶小叶”。主打Mix Tea,通过专业的调茶师、营养师、检测人员共同研制,将传统茶与花、果等辅材混合,各元素性质、调性统一,让口味更佳、功能性更强。
经过两个多月的研发,第一批上线的4款产品已基本完成。
今年1月,“叶小叶”通过SGS认证,并上线微信、百度外卖等平台,正式对外售卖。截至5月,已卖出1000多盒。

注: 钟见声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瞄准食品行业
去年5月,钟见声和两个朋友在家中叙旧,谈到目前的工作,三人都略感疲惫。
其中一个朋友提议三人一起创业,钟见声和另一个朋友应允。
但从哪个行业入手?他们中,有人熟悉电子行业,有人对食品行业比较了解。“电子产品的前期资金投入太大,没有融资很难活下去。”综合考量后,他们决定从食品行业入手。
6月,三人再次聚在一起,接着商议创业的事情,肉脯、大米、坚果都是他们考虑的方向。“但这些品类已发展成熟,施展空间很小。”
“做茶怎么样?”钟见声端着茶问二人,他是茶爱好者,喝了十余年茶,对此颇有研究。“茶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传统茶道可能和现在的办公室文化不太相符,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方向。”

“叶小叶”Mix Tea
接下来,他们在朋友间做了简单的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更偏爱传统茶,女性则更喜欢花茶。“他们也有些共同的困惑,比如茶种类、品牌太多,不知道该怎么选。”
当时,国外的花茶、水果茶在女性群体间开始流行,国内的传统茶受中老年人偏爱,均不太适用于上班族人群。“我们想,一定要研发出一款不一样的茶。”
综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为了体现自身特色,钟见声决定研发Mix Tea:在传统茶的基础上,添加辅材。“当时最先想到的就是混合中药,希望它能具备某种功能性。”
完成4款Mix Tea
8月,叶思(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钟将产品命名“叶小叶”。
此前一个月,钟见声试着将中药与茶叶混在一起。他从药店买回几十种中药材,并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作为专业顾问,从药理上判断这两类材料是否适合混在一起。
问题随之而来。
单靠热水冲泡,无法发挥中药药性;中药味过浓,完全掩盖了茶味,消费者难以接受;最重要的是安全无农残的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用于食品行业。
“我们最初就希望产品能线上线下同时售卖,这么混肯定不行。”食品中添加药材,需要申请保健品生产许可证以及“健”字号批文。随后,他放弃了这条路。
“你们可以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中找找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建议。钟见声开始研究这份名单,从中挑选了陈皮、菊花等十几种常用可食用药材和茶进行搭配。
选择标准有二:一是能否改善上班族焦躁、肠胃不适、压力大等亚健康问题;二是是否好喝。团队成员加上邀请的调茶师、营养师,尝试了上百种搭配。“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喝,都喝到‘醉茶’了。”

“叶小叶”陈皮普洱茶
同时,挑选茶园和产地。“不同产地,搭配出来茶的口味也会截然不同。”钟见声将茶的品质和口味放在首要位置,选定后会联系茶园寄来样品和产品的有机认证证书。接着他会前往茶园参观,确认产品的真实安全。
9月,钟见声开始寻找代工厂量产。“我们会实际去车间查看他的规模、产能、服务的客户,以及是否能真正做到无尘。”
由于单量较小,说服工厂接单是个难题。
他在北京、青岛、常州等地考察了四五家代工厂,最终决定与一家福建的代工厂合作。“他们使用的是日本进口设备和药品级生产车间,国内酒店和航空公司的茶都是他们代生产的。”
10月,“叶小叶”第一批4款Mix Tea基本完成。陈皮普洱茶:健脾养胃,防癌抗辐射;枸杞洋甘菊茶:缓解焦虑,清肝明目;桂花乌龙茶:美白瘦身;玫瑰红茶:养颜、养胃。
跑通生产链
每款茶从茶园产地到最终包装成型,仅加工周期便耗时一个半月,以陈皮普洱茶为例:
“叶小叶”选择的是云南普洱,茶园将一年内采摘的普洱茶进行一定的拼配发酵,发酵2~3个月后便会运往代工厂。
陈皮则是广东新会的十年陈皮。“市场上一般采用3~5年的陈皮,10年陈皮价格贵一倍以上。”陈皮健脾养胃,与普洱搭配去油脂。
茶包包材也经过了团队的谨慎挑选。“国内包装材料大都是尼龙,不可降解,对环境是一种污染。所以我们选择了日本的可降解玉米纤维,拥有GreenPla认证。”成本比普通包材至少高一倍。

“叶小叶”金字塔茶包
原材料和包材运到代工厂后,工人会按团队研制的配比进行量产,完成后统一发往北京储存。第一批,“叶小叶”量产48000袋。
实现量产后,钟见声开始带着“叶小叶”过质量关。
早在创立品牌前,团队已达成共识: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我们选择业界最被认可、最严格的SGS进行检测,要过就过最难的。”
4款产品完成后,钟见声将其递交SGS检测。“这个行业很混乱,淘宝上9.9包邮的茶叶销量破万,这连茶农的人工成本都不够,食品安全堪忧,总要有人去改变。”
在此之前,SGS从未检测过混合茶,究竟该制定怎样的标准,一时难以界定。“我们来来回回讨论了很多次,哪些项目需要通过,逐渐形成一个标准。”
今年1月,“叶小叶”4款产品均通过SGS检测,无农残无重金属,可直接出口销往国外。
“叶小叶”上线
1月11日,“叶小叶”4款Mix Tea正式上线,通过微信、淘宝店铺进行售卖,主要针对白领人群。每盒茶含10小袋茶包,售价88元,单盒起卖,全国包邮。
春节后,钟见声开始推广。2月,通过淘宝平台直通车,“叶小叶”收获近20个订单;3月,微信广点通,为“叶小叶”微信公众号转化200多名粉丝,获取单个用户的成本近50元。“这样的方式不太适合新品牌,与投入的推广费相比,太不值了。”

“叶小叶”全家福
截至5月,“叶小叶”已卖出1000多盒茶叶。接下来,钟见声会和美食平台合作,为用户提供茶包,邀请其体验,让更多人关注“叶小叶”安全无农残的茶,从而引入部分订单。
与便利连锁店Seven-Eleven的合作也在洽谈当中。“线下销售需要压货,回款相对较慢,成本就比较高,目前主要在谈账期问题。”
未来两个月,“叶小叶”将推出4款新茶。“消费品更新很快,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尝新,我们会随着这个节奏不断往外推新品。”
读完文章,有报道需求的创业者请加Pencil-news,可享受铅笔道可爱萌妹纸的热情服务,加好友请注明“求报道”字样;
如需转载、市场合作,请加微信号xinchao0618。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