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ai查重(高校学生使用AI工具写论文)


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旗舰账号,是重大新闻、突发事件和重要报道的总台首发平台。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热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学生们利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的情况越发普遍,相比翻阅厚重的书籍资料或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借助AI工具让论文撰写方便了很多。

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大学生对AI工具产生了依赖,不当使用呈上升趋势。

需要ai查重

高校学生用AI写论文或作业

学术不端行为频发

如今,AI工具兴起,成为不少大学生完成报告、论文的“神器”。在某高校,一位老师直接将利用AI工具生成的作文全部判了零分。

需要ai查重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对3000多名高校师生的问卷结果显示需要ai查重,近六成高校师生每天或者每周多次使用生成式AI。而大学生在使用生成式AI时,有近三成主要用于写论文或作业。

采访中,一些学生也坦言,在写报告或论文时,会直接复制粘贴AI生成的内容:“有时候时间比较赶,AI做出来后就直接粘上去了。”“AI可以很快帮我生成,一大块思考过程就省下来了。自主思考时,就会有点畏难情绪。”

一些高校教师和专家告诉记者,除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生成文本应付论文和作业外,少数学生还有利用AI伪造研究数据、进行实验图片编辑、替代自主设计等不当或学术不端行为。

需要ai查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黄亚婷团队从2024年初开始,分三次对国内大学生使用AI工具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20多所高校的3800多名本科生和4200多名硕博群体。

调研发现:目前学生不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的确存在,且比例不低,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习惯于借助AI完成任务”,对AI产生了依赖。

黄亚婷表示,AI的不正当使用背后有两种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学术规范、学术伦理的了解还没有很深入;另一方面是故意主动的抄袭。

需要ai查重

高校纷纷“立规矩”

明确AI工具允许使用范围

AI可以是赋能工具、是学习的帮手,但绝不能成为偷懒工具,更不能成为大学生的“枪手”。近期,不少高校纷纷出台AI工具使用规范。

复旦大学:明确允许和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

前不久,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列出AI工具的使用范围——

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包括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原始数据收集、结果图片与重要插图创作、论文撰写、答辩与检查、涉密内容等六个方面涉及原创性、创新性以及本科教育重点考察的内容。

允许使用的范围,包括文献检索、代码调试和统计分析等辅助性工作,但要求经过学生的审核和指导教师的同意,确保AI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果出现严重违规者,论文成绩将被认定不合格,影响学生取得学位。

天津科技大学:要求论文中智能生成比例不超40%

天津科技大学去年发布《关于2024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和AIGC检测的通知》,要求对所有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智能生成内容检测。要求学生论文中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不超过40%。在2025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依旧延续这一要求。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毕业论文AIGC检测结果不得超过30%

广东工业大学去年发布《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需要ai查重,明确相似性检测的查重率高于20%者或者AIGC检测率高于30%者,不得申请答辩。学校为学生答辩稿提供两次检测机会,第二次检测仍未通过者,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不及格,学生需重修该门课程。

需要ai查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