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帮扶车间)
01帮扶车间的创建与发展
临武县通过建立就业帮扶车间,使脱贫劳动力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近年来就业帮扶车间,临武县积极推动就业帮扶车间的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提升脱贫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关键措施。通过结合“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协同机制,该县将帮扶车间设立在群众居住地附近,从而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同时兼顾家庭生活的美好愿景。

在临武县楚江镇的颖靖就业帮扶车间,工人们忙碌地从事着剪裁、编织和收尾等工序,车间内充满着忙碌而有序的氛围。颖靖就业帮扶车间为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极大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这个由返乡企业家精心创立的车间,专注于吸纳残疾人、脱贫户等社会困难群体,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真正成为了群众增收的“幸福车间”。

其中,年满60岁的龙满枝已经在这里辛勤耕耘了四年,她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赞不绝口,十分满意。过去,我们主要依赖务农来维持生计。然而,随着这位老板创立了工厂,我有了在这里工作的机会。这份工作不仅让我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还为我带来了一份额外的收入,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转眼间,我已经在这里辛勤耕耘了七年,我们的生活也愈发兴旺。”员工刘国花感慨道。
02艾贤兵的贡献与企业责任
艾贤兵返乡投资创建家具加工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经济。2018年,艾贤兵,一位在外奋斗多年的企业家,受到我县“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影响,决定回乡投资。他投资200万元,将广东的家具编织工艺引回了家乡。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工厂已从最初的一个加工点扩展至现在的八个,遍布楚江、麦市、汾市等多个乡镇。其产品深受欧美市场喜爱,同时也为200余名脱贫户和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2024年,该企业更荣获郴州市优秀扶贫车间的称号。
艾贤兵,靖家具加工厂的负责人,指出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操作在生产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市场反馈显示,工厂整体运营状况良好,业务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欧美地区。在销售旺季时,工厂每三到四天即能完成一次出货。
从“外出打工”到“家门口就业”,临武县通过一个个小车间,成功撬动了大民生。截至目前,该县已设立了38个就业帮扶车间,提供了2000余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涵盖了编织藤椅、包装、加工等多个领域。这些车间不仅让乡村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靖家具加工厂将在政府政策下继续优化技术,开拓市场,促进地方就业。艾贤兵,作为靖家具加工厂的负责人,深知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他表示,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的就业帮扶政策,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并引入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他们还将致力于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就业帮扶车间,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