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主业意思副业是啥意思)


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

为啥副业常比主业强?这个话题来自一次和网友的交流,网友说我现在的副业(育儿公众号)比我主业(设计师)强。仔细想一想,似乎有些道理。比如,很多创业者,主业投入很多精力却颗粒无收,搞个副业却获得意外成功;很多科学家全身心投入科研实验总是失败,不经意间的一个副产品却获得成功。似乎好运总是更多地眷顾那些无心插柳。

在儿童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爸妈们投入很多精力和财力、希望孩子能够有所建树的学科或者兴趣班,孩子的表现总是差强人意;反而是孩子自己在不经意间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兴趣爱好却势不可遏、如火如荼——为啥副科总比主科强?为啥无心插柳总比有心栽花效果好?

拿超超来说吧,我们给他报过电子琴培训班,学了一年多,终于因为课业负担、孩子抵触等原因而不得不中断。而绘画,我们从未给他报过班,也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培训或艺术指导,反倒画得有模有样。生来一刻不停、调皮好动的他,一拿到纸笔却能坐下来安安静静画上个把小时不成问题,最后到了不得不动用政令来限制其发展,比如“限纸令”,一天只给一张A4纸。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儿童是如何学习的?专业教导下的被动学习好,还是自主发展的主动学习好?儿童的心智发展,多干预好还是少干预好?

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

之前我读了约翰·霍特的著作很受启发。约翰·霍特在他的著作《让孩子自然快乐地学习》中,探究如何让孩子自发探索和学习的方式。他认为知识不是靠爸妈或老师传授的,而是孩子自己“创造出知识”:

“孩子就像科学家一样,先观察再推测,由此创建起理论,然后检验和修正这些理论,最终创造出知识。”

这一理论在儿童自然语言习得上得到印证,儿童并不需要上学、并不需要老师教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母语。约翰·霍特在《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中,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儿童是如何“创造知识”、习得母语的。

莎莉十八个月大时的一天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她指着一些牛说:“看奶牛,看奶牛!”几天后,她看到田野上有几匹马,她又说:“看奶牛!”后来看到一些绵羊,她还是说同样的话。很显然,在她看到听到感觉到的许许多多东西中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他已经分离了一组、一类出来,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野外大动物”,对于这一类,她给它们起名“奶牛”。我们没有纠正她,只是用正常的方式继续谈论奶牛、马和绵羊。不久,她把野外动物这一类分成小类,每一类都标上了正确的名称。

孩子母语习得过程的确如约翰·霍特理论所说,首先通过自己倾听和观察,推测大人所说的“cow”大概是某种“野外大动物”,并在后续生活实践中检验这一理论,发现不对、还有Horse、Sheep、Pig等其他分类,于是修正自己的理论,并继续实践检验……最终“创造”出知识,这里也就是指关于动物的词汇。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

那么除了母语学习,这一理论是否使用于其他学科学习?是不是放任孩子自由自在地观察和探索,他就会自觉自愿地开展研究和学习,并最终能达到被我们成人世界观所认可的“成功”呢?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许多爸妈在孩子入学前完全实施放养政策,白天交给幼儿园,晚上交给老人,等到幼升小阶段才发现严重不适应,幼升小过渡期很长。至少在英语早教这一块,孩子错失了最重要的几年时间,当然,“学英语何时开始都不算晚”,话都是这么说;但事实上,晚启蒙存在诸多矛盾问题,比如中文强势抵触英语,比如语言水平上要求简单故事、但心智发展上要求复杂故事的矛盾,等等。

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

之前我读过蒙特梭利的书,蒙特梭利强调激发儿童的潜能,让儿童自由自主发展。我非常赞同蒙氏关于遗传、环境和敏感期的理论。

遗传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人的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

“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力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中发展起来的。”

遗传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儿童智力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本人对遗传基因的了解也只停留在中学课本关于孟德尔种豌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这些基础知识上。但我猜想,超超目前在画画上的特长八成是我的遗传。他对画画痴迷的样子,颇有其父当年之神韵,按我母亲的说法比当年同龄的我画得好很多。

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

环境

长期的教育经验使蒙特梭利坚信环境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把头等重要性归咎于环境问题,这形成了我们教育方法的特点,乃至成为我们整个体系的中心。”

大家对高大上的蒙氏教具应该都有所了解,通过搭建以教具为核心的学习环境、加上老师的有效引导,让孩子自发自愿地开展探索和学习。经过蒙氏早期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具有超强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这里说的环境除了蒙氏教具,还有更广阔的内涵和外延。比如,经常进行房产置换的孟子的母亲,要给儿子制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让孩子和品优好学的孩子结成伙伴、一起玩耍,形成好的社交环境;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爸妈要先做榜样,放下手机、捧起书本,制造一个阅读环境,等等。

反思我这几年亲子英语早教颇有成效,但要说我在英语学习上到底“教”了孩子什么,我很难回答。因为我很少一本正经地给孩子讲解单词和语法,我所做的事情,就是查找和筛选资料、给孩子读英语故事、陪孩子看原版动画、保证小音箱里有足够他听的内容、时不时地说几句英语而已——其实我只是帮孩子搭建了一个英语环境,我几乎没有刻意讲授英语知识,我所有的努力和心血都放在了这个环境营造上。孩子可能并没有察觉我的这份刻意,他只是随性地听听故事、看看动画,但他不知道,故事和动画都是我精选出来的、符合他目前的单词量需求的、符合“i+1”理论的、并且我都提前预习过的。这种看似随意的无心插柳,隐藏在背后的却是刻意的有心栽花。

引导

大部分的儿童教育学者都提倡重视引导的作用,认为直接说教不如暗示和引导。但遗憾的是,目前学校教育、培训班甚至家庭教育多以直接教导为主。老师和爸妈的心态很简单,我比你(孩子)懂得多得多,我教给你,你就懂了,你应该感激我才对,要靠你自己研究,要到哪年哪月才能弄懂?!这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一厢情愿的想法,没有顾及孩子的立场。

约翰·霍特说: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没有受到邀请,没有接到请求,我们主动去指教他人,那么不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受欢迎的执教行为,都是在传达这么两层意思:第一,我正在教你很重要的东西,可是你不怎么聪明,看不出这到底有多重要,除非我教你,否则你可能永远都明白不了;第二,我正在教你的东西很难,如果我不教你,你自己没法弄明白。这两层意思包含了不信任,也包含了轻视,孩子知道得一清二楚,因为他们很善于理解各种情感信息,因此孩子会感到很愤怒。”

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孩子主动发出“邀请”、“请求”的机会,当孩子开口问“为什么”时,也许就是某个敏感期来临了,无论何时何地、再重要的事情我也会马上搁下手头事情,来着手解决孩子的“为什么”。我会注意方式方法,采用图示、视频、实验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科学知识,尽量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

我总结成一句话:“引导”优于“教导”。我们经常用“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教育工作,就是这个道理。

规则

如果孩子没有太多天赋、在环境营造方面没有条件做到“孟母三迁”,也没发现孩子的学科敏感期,但是学业终究还是要继续的,那么此时,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奖惩规则。在孩子的自制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前,奖勤罚懒的制度约束还是必要的。因为人性都有懒的因子,懒得动手、懒得动脑、懒得记忆。自发自主的学习也许更适合培养天才,但合理的制度规则至少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不犯大错、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规则有好坏之分,好的规则是奖勤罚懒,并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和个性,不合理的规则是奖优罚劣,会挫伤进取心和积极性。很多人为什么主业失败,副业成功,部分原因就是规则制度设定不合理——我们的社会对主业、副业的规则设定及其背后的价值评判是不同的。学生的主业就是学校设定的科目学习,创业者的主业就是他所从事的行业领域,排名、末位淘汰等这些规则,其背后的价值观就是把主业成败就等同于人生成败。而对于副业,评判标准则宽松很多,基本是“对事不对人”,即使失败也只是这件事的失败,而不是做人的失败。

在这样双重标准的规则下,显然副业更容易获得成功。就算失败也很容易再爬起来,轻装上阵,百折不挠,而不会轻易自暴自弃。但是,一旦你认起真来,把副业当成主业来做,往往又开始出现问题,碰壁或最终做不下去,俗话说“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我们通过遗传、环境、引导、规则几个方面分析和讨论让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因和策略。爸妈有没有发现,这四个方面是从“自然”向“人为”逐渐过渡的:遗传是人力无法掌控的;环境有自然形成的,也有刻意营造的,但对孩子来说是感觉不到人为因素;引导就不同了,利用孩子敏感期进行启蒙,人为因素开始凸显;而规则,则是完全人为干预。参考下面的示意图:

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主业也很强。

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

超爸往期文章(点击即可查阅):

英语早教

自主阅读

早教思辨

科学启蒙

主业和副业是什么意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