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大辞职(辞职压力工作大吗)


辞职、辞职、辞职;从银行辞职、从银行辞职、从银行辞职。网络上各种从银行辞职的消息让人真假难辩,有网友说,银行人才流失率太高了,年轻人现在都不愿意干银行、银行基层单位每年校招入职10个最后能剩下的不到两个。

上面的这些言论充斥着各大网络让人真假难辨。而现实中确实发现,在网络上吐槽银行和宣布从银行离职的,不是那些新毕业入职银行的新人就是这些新人的父母或所谓的七大姑八大姨,当然也有一些七娘四舅奶奶,还有一些所谓的朋友家的孩子,大概率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二十多年银行行长经历的凌晓行长给我们深度剖析存在的八大客观因素:

第一大因素,校招大学生入职银行前对银行的期待太高,入职以后失落感太强

银行大学生对银行的工作并不了解,凌行长在分行面试时,问一大学生为什么想入职银行?结果这个大学生说,因为银行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收入高、待遇好。说到对银行工作的理解,这位大学生觉得工作压力大辞职,在银行工作就是别人来求你给他放贷款,然后自己看看能不能给他贷款。

可以想象,以这样的期待入职银行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而这样的大学生一旦入职银行,很快就会发现原来银行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失落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没有做好入职以后的工作压力准备,辞职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第二大因素,校招大学生入职银行前对银行的薪酬期待太高,入职后觉得收入太低了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都是豪情万丈,觉得入职银行月薪至少万元,五年以后至少年薪百万,而各种关于银行高薪的传说似乎更加坚定了这些年轻人的期待。

但是校招入职以后,发现银行的薪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并不是像各种媒体宣传的银行年薪平均30—50万元,但实际上大学生入职银行的平均月薪酬大概在5000—6000元之间,真正到手也就3000—4000左右,就觉得距离自己的期待太远,甚至很多校招大学生以为自己至少应该拿银行年薪的平均水平,没有拿到就觉得银行欺负新人,领导们拿走了本来属于自己的薪资水平,最后觉得薪酬与自己的付出不匹配而怒而辞职。

第三大因素,校招入职银行的大学生学历越来越高,这种高学历难以适应基层岗位要求

现在银行校招越来越卷,入职银行的学校越来越好、学历越来越高,有数据显示,民生银行长沙分行2022年校招录用了72人,有68人具有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占比94%,只有4个人具有本科生学历,占比6%;2023年晋商银行省会城市太原城区直属支行录用的101名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就达到了77人,占到了总人数的近80%。

大量的名校硕士研究生入职以后进入银行基层岗位,特别是大多数从事支行客户经理和柜员岗位,导致这些学生落差太大、同时对基层银行岗位的适应度偏低,这是很多大学生入职银行以后从银行辞职的原因。

银行录用的学子学校越来越好、学历越来越高,对银行自然是好事,但同时也可能是坏事,毕竟学历代表着对工作的预期较高,一旦无法达到落差也更大。

第四大因素,现在的年轻人对职场严格的管理和银行严谨的作风差距过大

都说现在的00后要整顿职场,但是绝大多数00后都面临着被职场的整顿。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并没有做好职场的压力测试,也没有做好接受职场洗礼的准备,以为职场就是大学生活的延续,不知道的是职场会有严格的管理,包括考勤管理、开会、计划和汇报、各种培训等,大学生们觉得受到的管理太不人性,特别是银行这种严谨的地方,更是对新人是一种考验,而很多大学生难以适应职场压力和银行严谨的管理要求,觉得每天都是痛苦的一天。

有个朋友的孩子入职银行以后,就觉得银行管的太多了、要求太多了、一点为自由、没有一点人性,勉强支撑了三个月就坚决地辞职了。然后去了一家私企,觉得更没有人性,觉得还是银行好,就想再回到银行,这时觉得再入职银行也不容易了。

第五大因素,现在的年轻人尊严感太强难以适应领导的直接管理

现在的年轻人性格特立、人格独立,从小生活在个性化的时代,入职以后把个性化和自尊当成了自己的职场法则。入职银行以后,既不知道尊重领导和同事,而希望所有的人尊重自己,希望银行领导安排工作要轻言细语、不要太生硬、不要太直接、不能命令式、不能直接要求,而应该是商量的语气、协商式的管理、父母式的工作安排,否则 就是领导不尊重人、就是对自己不好,就想辞职了。

实际上,很多大学生毕业时仍然是职场的巨婴,根本不了解职场的规则,更没有做好职场的准备,很难适应职场的规则,辞职就是必然的结果。

第六大因素,很多入职银行的大学生难以接受银行客户经理的任务压力,觉得压力太大而辞职

现在的银行校招,实际上大量的入职者从事就是两大岗位:客户经理和柜员。很多人吐槽柜员工作,实际上就任务压力而言,客户经理才是那个无奈、无助的岗位。

一位网友曾毕业于985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计算机专业,通过校招进入一家股份制银行,结果被安排到了支行成为一名客户经理,主要的职责就是卖银行理财产品、各种代理基金产品和保险产品,每一天都感觉自己是在出卖灵魂和忍受各种精神折磨,一年以后果断从银行辞职。

而大量的客户经理则是因为业绩指标压力太大、存款任务难以完成、贷款发放指标太高、模拟利润任务太大而辞职。

第七大因素,银行校招后入职银行成为柜员,难以接受客户的各种不理解和各种业务要求而辞职

一位银行上海管培生网友入职三个月就要辞职,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对银行工作后悔了,因为被直接派去了支行作柜员。

另外一位网友211本985硕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应聘的是国有银行金融科技大数据岗位,结果入职以后以基层锻炼为名下到支行做了柜员,目前一年半转岗无望,已经快崩溃了准备辞职。

大量的银行柜员吐槽每天在监控下工作、没有时间休息、被各种客户刁难,甚至中午休息时间也要办理业务,甚至有的客户不让柜员中午吃饭。更多的柜员则是无法理解和消化一些客户的指责和无理要求,甚至有的客户强迫柜员给自己办完业务再吃饭,还有的客户指责银行为什么不能24小时营业、一周工作7天?

第八大因素,一些银行校招生入职以后难以接受银行的各种会议、培训、加班、周末团建等活动,觉得银行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了

各种网络上,吐槽银行形式主义严重、会议多、培训多的太多了,除了具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以外,银行的培训确实是对员工技能提升和能力发展的培养,而大多数员工则觉得是占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是一些无意义的要求。

实际上,在任何机构,会议都是必然存在的形式,与其他机构不同的是,银都的会议必需在下班以后开或者在周末开,这成为一些人难以接受的理由。

而银行的各种团建活动,对员工的凝聚力和相互协作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但肯定会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

从银行离职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工作压力大辞职,我们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实际上如何让现在的年轻人适应职场规则和职场压力,确实是目前学校和家长急需解决的难题,并不仅仅是银行特有的现象。而对银行来说,确实也需要在一些地方有一定的改进并适应现在新生代的职场需求。你觉得银行应该人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呢?(麒鉴说银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