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个人品牌建设技巧(创业者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
这是魔投谭的第040篇文章
本文约5156个字,阅读需用20分钟
对于个人品牌,我从进入创投圈开始,最先接触的就是广大的年轻创业群体,一开始只是将公司品牌与个人结合在一起,但在经历各种不可描述的工作经历后,愈发觉得自己的个人品牌是从诚信的基础开始,从弱关系走到强关系。
从投资人的角色开始接触最真实的梦想,每一个找我的创业者创业者个人品牌建设技巧,都是带着寻求解答的心理,但在共鸣讨论的各种案例结束后,我自己也貌似在个人品牌上面,获得了一些人的认可。
我第一天写原创文章的时候,就说道:
“喜欢的人继续关注,不喜欢的可以取关”。
我们都只需要获得少数人的认可。
这就是个人品牌的价值。
01【 认知篇】
做好一件小事,从满足感里掌握技能
首先在做【个人品牌】的时候,从个人到品牌的过程理解是第一要了解,有些人自己做过产品的就明白,一个单一产品在面对市场的时候,即使是前期进行了市场调研,但在推进市场的时候,最早一批天使用户可能只是尝鲜,并不能代表一个产品的实际价值。所以,个人独立能够将自己作为产品来看待,你自己认为的“自己”,并不一定是市场认可的“自己”,而市场里认可的“个人”获得大多数人的赞同,就是个人品牌缓慢积累的时候,并且每一次在个人做成功某件事的时候,获得属于个人的技能反馈,长此以往,就是个人品牌逐渐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过程。
岗位技能是成就自己的第一要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品牌的积累还需要多年的职场经历,而实际上,更多的个人品牌出现都是跟他的岗位技能相关,比如粥左罗的写作课,就是他原来就是新媒体公司的内容创作者,而Spenser的写作课,就是他自己职场自媒体的变现总结,每一次这些KOL的写作课出现都是跟时下热点会紧贴起来,所以,个人品牌一开始的诞生都是与你现在的岗位相关,特别是对于早期个人品牌的探索。当然,有人也是从兴趣爱好出发,只是岗位技能是有工资进行兑现,兴趣爱好的个人品牌形成会更需要岗位技能的稳定性。
趋势判断的跟随价值
我认识一批跟随热点去做号撸羊毛的团队,其实从分成利润来说,其实他们的团队操作在可控性上面,是可以让一些人的在金钱刺激下,在短时间内变得非常功利。我不认为他们的做法是错误,但我认为从平台内容的趋势发展来看,做一个撸羊毛的账号与自己的个人品牌是无关的,并且,只要平台内容开始正规化,这些账号等着的命运就是被封,这个时候就体现了跟随价值,特别是普通人想要通过平台规则来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就不能跟随撸羊毛。
理解商业逻辑的重要性
理解一个人的品牌价值,要从品牌背后的商业逻辑开始去谈起,我自己是一个特别喜欢去跟人探讨商业逻辑的人,特别是一些已经事业有成的人,你听他来讲整个业务的逻辑,其实是一堂“以人为师”的大课。在商业逻辑里,一定意味着一个行业的从始到终,有些业务就是中间商赚差价,有的业务就是实打实的机会财富,实际上,很多人是听了很多故事,只是自己没有变成故事的主角。要把个人品牌塑造出商业价值,就一定要懂品牌的商业逻辑。
你的时间是真实价值
我经常跟很多咨询我的朋友说,你现在明白要做个人品牌,你就马上就去做一个能够坚持的事情,你的时间非常宝贵,其实个人品牌的塑造并没有太难的门槛,关键是持续的行动力。时间,从来都不会欺骗你的眼睛,你自己的时间留在哪里,所以你的结果就在哪里。
02 【学习篇】
制造自己的标签内容
每一次微博出热搜的时候,就是一个事件被标签化的过程,从一个领域传递到更大范围的社会领域,有些内容的传播都是一些人自我策划出来的实际操作,比如今年春节期间,徐峥给《囧妈》做宣传,与抖音各种网红进行合拍视频,就是通过内部的点赞传播来获取粉丝导流到电影上映。而普通人在制造属于自己的内容时,一个红线就是需要记住,你的内容是要能够被他人记住的标签意义。因为你没有明星那种固化角色的能力,所以能够吸引到个人的基础内容,一定是具备标签化,再比如疫情期间出门扔垃圾而舞剑的场景视频。
积累自己的品牌势能
个人品牌塑造的过程,最怕的是,没有可持续的内容进行释放,这是个人品牌过程里最不可控的一个环节,同样因为这些原因,让80%的普通人没有办法让自己的个人品牌能够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只能当做一个情绪的输出口,聊胜于无。所以,我建议普通人做个人品牌要从自己的工作技能进行延伸,并不是一个大话,你可能会把某个阶段的兴趣丢掉,但绝不可能把工作技能忘记,因为这是与你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从工作场景里延伸出一个新的变化,个人品牌的意义才能更加真实,而个人品牌一旦形成,就会有品牌势能进行围绕,将这些品牌势能能够积累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己的变现成功率。
专业价值的案例分析
你关注哪个行业的发展,在哪个行业肯定有行业头部的平台在制造内容,这种持续关注的观众心态,从自己想要做个人品牌的时候开始,就要拿出自己的工作技能来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这是最快的一种深层次走入行业内部去看专业价值。当然你的能力有限看不到内核,所以你也可以尝试成为某个平台的付费用户,让他们带着你一起感知内容的创造过程。只要你从这些平台吸收到关于塑造自己个人品牌的价值,每一次成为对方平台用户的时候,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认真思考案例分析过程。
打赏自己的新圈子
现在每个平台对于内容都有打赏功能,业界知名的打赏高手是@剽悍一只猫从默默无闻的写手到知名社交高手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对新圈子的打赏。这是普通人很实际的一种社交圈层过程,特别是你的对象是KOL,一般来说,对于精准的长期付费用户,KOL对于这类用户都会很重视,而你恰好又能持续输出内容,双向口碑的背书,对于你早期形成自己的新圈子是非常关键的。当然,打赏也是有技巧的一种玩法,这种技巧性的做法,最好是配合你自己最好的内容一起实施。
对比性成长法则
个人品牌的对比性成长,其实最关键的是,你能够找到你认为的某阶段对手,通过早期内容的原始积累,通过新平台的红利,在粉丝增长速度与品牌成长速度上,可以迅速地找到突破口。这个对比性法则,有点像我们做投资谈到的【竞品分析】,但不是从公司角度来看,而从产品发展的过程来比较,个人品牌的塑造关键就在产品化的不断迭代更新。
03【实践篇】
坚持原创内容
原创,这是每个平台里需要你成为个人品牌之前,必须要长期坚持的属性,这也是公认的个人品牌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为原创的坚持,实际上就在比拼智力的时候,也比拼输出价值的周期性。很多网红在一夜爆红后的粉丝增长速度可以说是常人不可企及,但在原创内容的沉淀里,却是很少能够个人品牌化,一般来说,在爆红后的素人马上就被MCN机构签约发展,这是目前最常规的做法。只是,针对普通人的结构策划路径,是比较遥远的,而且,这些策划的背后都是有对应流量成本的控制,这些控制的背后就是渠道价值体现,任何一个普通人都难有渠道推荐的可能性。在我自己个人经验里,很多MCN机构的运营其实是在网络上在寻找各种具备原创属性的才华KOL,毕竟在长期价值来看,原创价值是跑赢爆红周期。
拆解原创大号
我是推荐更多人走一条原创道路,然后塑造自己的长期价值,这是我认为的一条商业化长久的道路,而我自己也是一个探索者,并且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商业价值变现案例。一开始的时候,我自己做法就是,研究我认为的那些原创大号,拆解大号的文章与视频,从文章布局和视频内容结构去深度理解,这些工作技能基本源于我自己长期的投资工作,所以对于刚开始准备做个人品牌的普通人,你自己优先是从你关注长久的账号进行发掘新东西,每天学习一点新技能。
制造小目标
普通人的普通目标就要从眼前做起,如果你是写文章,就要摸清你文章的用户需要那些东西,你提供的价值是否属于用户真实需要,真实的好内容是可以被收藏,被打赏。我自己早期作为投资人在看项目的时候,就是定了一条原则“要做比创业者还要勤奋的投资人”,这个理念一直支撑到我自己【魔投谭】solgan出现“为真实创业提供价值”,这种心态的变化就是我自己工作目标的变化,从每天必须接触新的创业者与投资人来倒逼自己的工作热情,而现在的目标就是,每天一篇2000字左右的原创财经文章。所以,你自己定个小目标就直接出发,不要担心目标难度大,就怕你连只看不动。
培养网感
网感,这是一个新词,其实就是一个人在面对镜头的感觉,目前很多在做Vlog的人应该能够明白我说的意思,对者镜头去讲故事其实也是需要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形成就是不断地上镜,而对于普通人来做自己的个人品牌,同样也是需要不断地练习某一个输出价值的完整性。比如我从3月1日开始写原创文章开始,连续每天日更到今天,其实是一个写作习惯养成的时候,只要面对电脑屏幕就开始去搜寻今天的日更材料。有个朋友说,你是走上一条不归路。的确如此,对于财经类账号的长期价值就是日更输出,只有这样才能让个人品牌的线上化能够成为大家熟悉的常态化原创内容,后面还有音频、短视频等内容持续更新。
热点视角
捕捉一个题材成为自己的内容出发点,而达到更多人关注的点,就只能从普世观到个人价值观的理论沉淀,我自己写过一个爆款文章,讲的是我在疫情期间跟朋友做防疫物资外贸生意的过程,这个真实故事的吸引了非常多的用户进行阅读与评论,我创作的题材是一种“文字场景化”的描述,每一个段落里都是围绕某个场景在进行写,这就是引人入胜的一种共鸣感表现形式。再比如,到现在全网还在呼吁“许可馨事件”,有多种角度的创作方式,就是看你自己的原创方向是否贴近热点事件发生的缘由,不要为了热点而去写文章,视频也是如此。
05【变现篇】
图文是长期价值的延续
我一直认为图文的创作,特别是文章的沉淀是一个长期价值的符号记忆,特别是对于个人品牌而言,这些原创文章就是一个价值体现,没有任何的说辞可以代替。虽然很多人认为短视频的到来,是解放了文字创作困难的普通人,通过视频也可以直接跟自己的用户来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也会形成个人品牌,比如网络品牌上面各类赶海视频账号,但稍微进行研究,这些账号的形成都是为了电商属性,所以,在个人品牌的形成道路上,有很多的选择,我选择长期的图文原创,还有新内容的生产方式,等到下个创世纪的信息交流方式到来,文字的传递性还是要长久存在,不会被数据格式化。
小视频是开眼的吸粉工具
基本上你能够登陆的平台,都已经开放了小视频的权限功能,这是一个利用视频来表现自己的好时代,而我认为,小视频是进行个人品牌的很好吸粉工具,通过一个行业的知识点进行不断地合集播放,对于吸引过来的用户,可以在几秒内获取基础信任。小视频的拍摄简单,也不需要专业设备的剪辑,只要设置好封面和小文案的创作创业者个人品牌建设技巧,就基本上拿着手机就可以录制。对于一些个人品牌的个人存在,很多用户都是比较好奇的,微信已经有微信号在内测,这就是个人品牌里小视频与图文有效结合的创作结合,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
直播是个人品牌的放大器
直播尬聊,这是最枯燥的一个直播感觉,这也是我当时在做直播的时候,自己第一感觉,总是感觉到这个直播间只有自己是一个真人,其他的用户都是平台安排的机器人。直播的前期主调内容定型,可以让直播内容更加丰富,一般普通人的直播是纯娱乐化,少数直播间可以进行带货。在做好小视频播放后,可以进行直播来进行粉丝契合度的深度交流,至于说,你自己的个人品牌是否在直播里会被淡化,至少我在直播时,还是垂直于我自己的专业领域,不会踏出边界,所以也就意味着,在直播间留下来的是属于爱听这个领域知识的真实用户。
直播带货是市场价值的认可
在4月1日,罗永浩抖音首秀直播,做到1.7亿的销售额,而当天的直播女王薇娅卖出了4000万的火箭,这就是一个直播间可能几秒,也可能几小时发生的商业变化,在疫情影响下的直播电商是带货最佳助手,特别针对湖北区域的“买光湖北货”行动,在各大直播平台正在如火如荼的做着。回到你自己的个人品牌里,直播带货,这个属性距离初期个人品牌是非常遥远的。只能通过市场价值层面,让更多人看到直播带货的商业价值是受到社会认可与支持,而且,每个个人品牌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朝着最终“带货”的思维去努力。这个“带货”的意义,就是商业变现的过程。
视频化社交的私域流量池
我自己看过一个围绕李佳琦的微信群组建,可以说根据一个直播人物来塑造的私域池目前就是在微信群里裂变中,每一次他的产品上架都是需要提前预热,他背后的团队操盘也是一定程度上,是让他的“上架!秒杀!”成为一个热门的销售案例,这个案例样板对应的就是商务团队海量的选品过程。所以,在视频化社交的过程里,你自己属于个人品牌的拥有者,必须要去进行私域流量打造,通过对粉丝聚集的地方持续发声,对于变现的方式上面可以进行多样化选择。比如,@秋叶大叔的所有平台评论都会自己回复,还有他自己六台手机的微信都是自己在维护,这就是私域流量的建立。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