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新商机(人工智能商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已成为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以及助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利器。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不断深入,AI产品早已脱离了“高大上”的科幻概念,应用场景越来越普及,它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属,而是悄然下沉,为广大中小城市、乡镇和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从教育到医疗,从配送到环卫,从旅游到巡检,放眼全国,下沉市场蕴含海量的应用场景、超大的人口和市场规模、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潜力以及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人工智能进军下沉市场成为必然。
在苏州工业园区,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企业正在把眼光投向广大三、四线城市和乡镇。通过下沉市场,它们看到了新的商机。
(点击查看具体内容)
AI+文旅:小县城,大商机
县域旅游持续火热。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新商机,2024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下沉化趋势更加明显,体现在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各地都在发力文旅产业,一大批过去推广力度不够的中小城市旅游资源获得释放,成为长假旅游主力人群的新选择。
在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多年的智慧旅游平台企业——同程旅行集团,可能是最早一批看到小镇青年消费潜力并采取下沉市场策略的企业。
早在2015年,同程旅行(当时还叫“同程旅游”)便在温州、烟台等三四线城市新开11家线下体验店;2019年,公司明确其下沉策略——利用在流量及供应端的独有优势,牢牢抓住低线城市庞大增长机遇,进而提高全国各地旅游服务在线渗透率。

△2015年,同程旅游(“同程旅行”的前身)在温州开设的线下连锁店(同程供图)
为了吸引小镇青年,同程旅行在营销策略上可谓煞费苦心。继“机票盲盒”之后,电竞、市集、音乐节、Citywalk……与腾讯游戏继续深化合作,将电竞及游戏纳入到用户互动项目中,独家冠名2023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暑期在江西上饶葛仙村度假区举办音乐节等等。
在同程旅行看来,随着非一线城市消费市场出行需求的释放,大众旅游消费迅速升温。同程旅行通过打造全服务场景渗透、用户需求全覆盖、产业链深度赋能的三维引擎,为大众旅行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用户规模和价值增长。
“AI+文旅”的另一个场景是农村电商直播。近年来,随着乡镇数字化的推进,农村电商开始凸显发展潜力,尤其是以直播间为载体的农产品销售,成为助力农产品上行、带动乡村就业创业的重要工具。作为近几年新兴的助农业态,直播电商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就业、创业的重要路径。

△闪闪鱼公司的直播专家张崇(中)在南皮县开展电商直播培训
在苏州工业园区,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短视频和直播的企业——闪闪鱼(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闪闪鱼”)自2023年开始以农村电商直播为突破口,深耕下沉市场。与河北省南皮县、云南省盐津县等地合作,分别为当地残疾人开展电商直播的再就业培训、在线推广土特产品牌,把目光扩展到更多下沉市场及农村地区人工智能新商机,帮助当地电商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AI+巡检:场景广袤 潜力巨大
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在内蒙古北部某个偏远地区的城市,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星逻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逻智能”)研发的无人机智慧机库正在冒着零下20℃的低温,有条不紊地助力当地光伏设备的巡检工作,恶劣的天气丝毫不影响它搜集、分析和传递数据,针对设备安全隐患提供准确提示。

△星逻智能用于光伏巡检的无人机机库
星逻智能提供的基于无人机库的智能巡检综合解决方案,在广袤的东北边疆和大西北找到了光伏设备智能巡检的应用场景,它所提供的快速巡检、精准定位、高效诊断的星逻无人机全自动化行业解决方案,直击痛点。“无人机智慧机库”既是巡检无人机的“司令部”,也是它们的“驻扎营”,让无人机巡检摆脱飞手操控也能顺利飞行。
事实上,AI+巡检业务的主要覆盖场景,正是森林、农田、草原、山地、丘陵、湖泊、湿地和滩涂等,地形地貌复杂,位置偏远,这正是机器取代人工的绝佳应用场景,这也就决定了相关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必须是下沉市场。
星逻智能市场总监王雪雁认为,“对于新能源巡检场景,下沉市场一般位于较偏远地区,人员交通成本与设备维护成本较高,所以更加需要全自动巡检产品。相对而言,一线城市部署对服务响应要求更高,信息差也比较小。所以更不容易打入。”
从事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高精度导航业务开发的苏州天硕导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硕导航”)副总经理朱泉表示:“面积广袤的边疆和农业地区,对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业有着更迫切的需求。”他认为,在农村,公司的智能导航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将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场景,因此,这些地区将成为国内市场开拓的重点。
开拓下沉市场 重在应用场景
2021年3月,苏州市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试验区核心区,苏州工业园区长期以来围绕“AI+制造”、“AI+文旅”、“AI+医药”和“AI+金融”等重点领域,立足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主线,积极开展应用场景创新试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场景需求,打造特色鲜明的示范应用场景。截至目前,试验区在场景发布、供需对接、标杆评选等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发布应用场景103项,推动49项应用场景落地,评选标杆项目50个,举办开放对接活动36场,为企业面向市场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宝贵机会。但是从总体上看,人工智能企业的市场营销依然存在不小的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出口之外,园区的人工智能企业亟待开辟新的市场疆界,而下沉市场无疑是一个重要选项。
一方面,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省会中心城市,针对政府和企业的AI产品与服务更容易被深耕已久、营销资源丰富的“AI大厂”或运营商所垄断,其竞争壁垒和审核门槛更高,以小微企业为主的园区人工智能军团“破冰”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以县域经济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正在数字化转型和消费转型的浪潮下,将成为中国增长潜力最大的基本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认为,国内经济正在逐步出现面向县域经济的“四个下沉”:一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向县域经济下沉;二是重大投资和重大项目向县域经济下沉;三是市场和消费向县域经济下沉;四是基础设施投资等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参见2024年1月22日《北京日报》:《陈文玲:县域经济将成为新时期共同发展的新引擎》)。从现有的案例看,下沉市场往往乐于拥抱人工智能,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和开放程度出乎意料,这也为人工智能企业进军下沉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那么,下沉市场的哪些应用场景更容易让人工智能企业赢得市场机遇呢?
业内人士分析说,一是在教育、医疗等公共需求领域可以缩短城乡差距、缓解资源分配不公矛盾的AI产品和服务;二是可以满足面向个人的新型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直播电商、文化消费、旅游消费等;三是面向地域广袤的农村、农业的自动化作业服务,尤其是在农田播收、低空喷洒、畜牧养殖、防火灭火、巡检等场景的应用。只要找到恰当的应用场景,敏锐抓住下沉市场的新需求,园区人工智能企业一定能在下沉市场迎来美好的春天。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