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县城适合的创业项目(适合县城的创业)
2024年濮阳市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指南
我市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积极开发基层服务岗位,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施毕业生“就业有门、创业有路”,现将有关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整理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
(摘自2024年6月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一)整合优化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政策
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的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上年度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限不足1年的省份,从就业补助资金支出。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联系单位:市就业促进办公室,市社会保险中心
(二)实施先进制造业青年就业行动
开展先进制造业职业体验活动,组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观企业园区、车间厂房,感受工作氛围,增强职业认知。指定人社服务专员归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岗位,依托就业信息资源库和招聘平台,加强数据比对,促进高效匹配,并打包办理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和助力人才发展系列政策。
联系单位: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三)鼓励引导基层一线就业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统筹推动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适当扩大招募规模。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适应基层治理模式创新需要,挖掘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科研助理等基层就业机会。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提前转正定级等政策,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联系单位: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工资福利科、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四)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强化青年创业支持,构建创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流程办理、孵化服务等全周期服务机制,推进创业服务集成办理。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保障青年灵活就业合法权益。
联系单位:市就业促进办公室、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五)大规模组织招聘对接服务
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开展政策宣传、校园招聘、指导培训等活动。人社厅局长要结对帮扶就业压力大的高校,定向送资源、送岗位、送服务。组织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作为服务重点,普遍设立招聘专区。加密招聘频次,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地市每周至少举办一次专业性招聘、每月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招聘。强化数字赋能,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服务,探索岗位发布、组织对接、面试洽谈等“一站式”在线服务,便利青年求职应聘。
联系单位: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六)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
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事业单位开展就业见习,更多开发科研类、技术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见习岗位。2024年起,每年募集不少于一批就业见习岗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各地可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联系单位:市就业促进办公室、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七)实施就业困难青年专项帮扶行动
强化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帮扶,建立实名台账2025年县城适合的创业项目,普遍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强化困难高校毕业生结对帮扶,加强与农业农村、残联部门信息共享,及时将脱贫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求职补贴发放对象纳入帮扶台账2025年县城适合的创业项目,制定专项计划,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针对性提供高质量岗位信息。
联系单位:市就业促进办公室、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八)高效办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
统筹就业与人才政策服务事项,公开办理流程,明确办理时限,加快办理进度,推进档案接收、补贴申领、社保缴纳、落户手续等政策服务“一件事打包办”。有条件的地区可给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公寓等支持,为青年就业提供便利。指导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普遍设立青年就业服务窗口,有条件的地区要依托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现有资源建设一批青年就业驿站,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联系单位: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二、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节选)
(一)促进就业政策
1.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毕业年度内按规定进行实名登记的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按每人3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联系单位: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