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前景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中国储能产值达55亿元,同比增长5.8%。2017年增长动力仍然来自家庭储能、电网储能及通信基站。2018年中国储能产值达65亿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储能产值将达到137亿元,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储能成本高、经济性差,还因为储能电站盈利性不明显,融资也比较难,商业模式是储能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但即使目前储能产业政策尚未清晰,商业化模式尚未形成,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可以预见的。目前技术水平高的储能企业不仅是作为投资方投资建设储能电站,同时还负责电站的整体运营,他们可以通过做示范储能行业发展前景,积累运行数据和经验,摸索出自身的商业模式来为日后实现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
据相关数据预测,2019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37GW,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3.38GW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30%。

截至2016年底,我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24.3GW,同比增长4.7%;截至2017年底,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28.9GW,同比增长19%;截至2018年底,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31.2GW,同比增长8%。预测2019年我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34.6GW,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突破50GW,达到了52.3GW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88%。
市场趋势来看,在储能技术研发与项目开发经验、储能补贴政策与发展战略目标、风能及太阳能发展规模、分布式能源发展规模、电力价格水平、分时价格、电力需求侧收费、辅助服务市场等因素驱动下,全球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技术趋势来看,储能的迅速发展有赖于储能技术的革新带动成本大幅度下降。随着储能规模化的推广和应用,电池系统的性能和成本逐渐成为影响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围绕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目标,各国都在制定研发计划提升本国的电池研发和制造能力。
政策趋势来看,开放、规范、完善的电力市场是储能真正发挥优势的舞台。未来各国配套政策将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市场建设进度,通过市场机制体现电能量和各类辅助服务的合理价值,给储能技术提供发挥优势的平台。
竞争趋势来看,在政策支持逐步明朗的背景下,基于对产业前景的稳定预期,光伏企业、分布式能源企业、电力设备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电动汽车企业等纷纷进入,加大力度布局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开拓储能市场,全球储能行业竞争或将加剧。
受益于政策扶持及国内外需求拉动,储能产业有望在盈利及未来升级发展上再下一城,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可期。为此,企业需要加紧备战,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客户问题为目标,深耕细作,增强成本管理和产品化建设。此外,需积极配合政策推动,加强市场拓展和宣传,才能有利于企业在行业中立足深耕发展。
更多储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储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