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项目有哪些(乡村振兴项目一览表)


你问我答?
近日,好多客户来电询问关于5年7万亿的乡村振兴资金,到底这些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现在进展如何?自己的农文旅项目有没有机会争取?
今天这篇文章就一并回复这个问题 。
“五年七万亿元”的投入,主要是指国家在“三农”领域的投入,通过“财政引导+金融撬动+社会参与”模式,重点投向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市场化运营领域。
一、资金来源
国家财政支持
财政资金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保障,农业农村部测算显示,国家财政将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的支出,包括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提升、涉农预算倾斜等。2024年11月,财政部发布“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配表”,全国资金规模共计15930000万元。


农村金融改革
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数字普惠金融等创新模式盘活农村资产。例如,湖南汉寿试点通过土地抵押贷款帮助农民融资超1亿元,且与国有银行合作提供低成本金融服务。
政策性银行(如农发行)和商业银行定向支持农业项目,如山东省通过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授信3000亿元。
社会资本参与
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如“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
期货行业2024年累计投入35.47亿元帮扶资金,通过“保险+期货”模式承保农产品货值2058亿元,覆盖种植户和涉农企业。
市场化基金与专项债券
中央支持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并引导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参与乡村建设。例如,河南、山东等地通过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旅游和基础设施。
跨行业支持
金融、期货、保险等行业通过专业帮扶(如价格保障、消费帮扶)和就业支持(如录用帮扶地区毕业生、设立分支机构)为乡村注入资源。
二、资金用途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重点支持种业翻身仗、农产品加工园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
打造县域公共品牌,解决农产品市场溢价问题,推动电商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乡村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
资金优先用于道路、水利、电网等硬件改造,以及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等人居环境整治。例如,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设防纳入重点工程。
建设美丽休闲乡村和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如打造150条精品旅游线路和20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科技创新与装备升级
投入农业科技研发、农机装备现代化(如丘陵山区农机)、数字农业平台等。例如,建设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和热带农业科学中心。
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
强化基层党建、培训乡村治理人才,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例如,推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市场化运营与风险防控
解决“重建设轻运营”问题,设置运营费用比例(如浙江经验),通过品牌打造、渠道建设盘活闲置资产。例如,县域公共品牌建设需突破政策限制乡村振兴项目有哪些,引入市场化团队。
三、乡村旅游项目如何争取乡村振兴资金扶持?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成为资金扶持的重点领域之一。如何争取这部分资金支持,成为乡村旅游项目发展的关键。下面将从政策解读、资金申请策略、项目规划与运营等方面,为乡村旅游项目争取资金扶持提供指导。
1.政策解读:乡村旅游的资金支持方向
根据乡村振兴资金的来源与用途分析,乡村旅游项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争取资金支持:
(1)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如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体验等,可申请农业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专项资金。
打造县域公共品牌,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产品销售结合,争取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资金。
(2)乡村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
乡村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停车场、游客中心)可申请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
人居环境整治(如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可申请人居环境改善专项资金。
(3)科技创新与装备升级
乡村旅游项目中的智慧旅游平台、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可申请农业科技与数字化专项资金。
乡村旅游与农业机械化结合(如农机体验、农业科普)可申请农机装备现代化资金。
(4)市场化运营与公共服务
乡村旅游项目的市场化运营(如品牌打造、渠道建设)可申请市场化基金或PPP模式资金。
乡村旅游与公共服务结合(如乡村文化馆、乡村图书馆)可申请公共服务提升资金。
2.资金申请策略:如何争取资金支持
(1)精准对接政策方向
研究国家和地方乡村振兴政策,明确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和申报条件。例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项目规划应紧扣政策方向。
关注地方政府发布的乡村振兴项目库,及时申报入库项目。
(2)多元化资金来源
财政资金:申请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如农业产业强镇、美丽乡村建设等。
金融支持:与政策性银行(如农发行)和商业银行合作,申请低息贷款或专项信贷。
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或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吸引企业投资。
市场化基金:申请乡村振兴基金或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项目运营与推广。
(3)项目包装与申报
突出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应突出地方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例如,结合当地非遗文化、特色农产品设计体验项目。
数据支撑:提供详细的市场调研数据、可行性分析和收益预测,增强项目的可信度。
整合资源: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形成多方共建模式,提升项目成功率。
3.项目规划与运营: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1)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例如,第一阶段完善基础设施,第二阶段打造核心产品,第三阶段推广市场品牌。
合理分配资金,确保重点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核心产品打造)的资金投入。
(2)强化市场化运营
从“重建设”转向“重运营”,预留运营资金(如总投资的10%-30%),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3)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
乡村旅游项目应兼顾经济效益(如游客消费、农产品销售)和社会效益(如农民增收、就业带动)。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参与项目运营并分享收益。
乡村旅游项目争取乡村振兴资金扶持,需要从政策解读、资金申请、项目规划与运营等方面入手,确保项目符合政策方向、资金使用高效、运营可持续。
总体上要把握:
紧跟政策方向: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动态,及时调整项目规划。
多元化融资:综合运用财政资金、金融支持、社会资本和市场化基金。
强化运营能力:从建设到运营全程规划,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注重社会效益:让农民参与并受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实施,乡村旅游项目不仅能争取到资金扶持,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实现乡村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我院20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和成功案例介绍都在《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田园综合体规划经典案例赏析》元+《特色休闲农业经典规划案例赏析》三本书里面,三层在手,乡村旅游投资运营全有!总计200元(包邮),如有需要请添加微信号:。
创行读物

《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为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三年磨一剑”的力作,于2023年5月由云南出版集团出版,被该社列为2023年重点出版图书。该书聚焦农村、农业、农民,由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参编,双方结合各自领域的优势,打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全书洋洋洒洒共计68万字,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分为两大篇。第一篇为理论篇,包括:1、如何做好乡村民宿的设计、建设和运营 2、用“旅游+文创” 的方法打造网红乡村 3、打造IP:农庄突出重围制胜18招 4、花卉旅游的开发要点及运营模式 5、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探析 6、乡镇如何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7、如何打造乡村网红旅游项目 8、农家乐乡村游如何进行升级换代,均为当下乡村文旅推动乡村振兴的热门话题、热点问题。第二篇为实践篇,辑录了我院和云南省农科院近三年来的10个典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可以为有关从事乡村振兴领域的各方读者作为参考。

《田园综合体规划经典案例赏析》由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尤飞、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院长汤俊联合著作,该书从概念起源、发展背景、发展政策以及空间和产业的规划要点、运营模式等多方面对田园综合体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同时还总结、归纳作者近些年主导参与的田园综合体经典项目案例和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的案例,真正做到了将田园综合体的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以期引发社会对田园综合体项目策划方法、艺术塑造、公众参与、科学管理等方面更加关注;同时也希望能为田园综合体的投资建设者及相关从业爱好者提供多方面的指导。

《特色休闲农业经典规划案例赏析》由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与中国农科院联合推出,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围绕“特色休闲农业的开发和规划”这一主题,从“休闲农业”的发展起源、开发模式、策划营销、投资运营等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使读者对于“特色休闲农业”这一当下投资和开发的热点行业能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该书理论阐述和规划实践相结合,书中选取了十多个经典的休闲农业规划案例,可谓开规划案例奉送先河。该书最大特色是创意凶猛、视野开阔、案例经典、落地性强。
专家介绍:
汤俊,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专家,编著《田园综合体规划经典案例赏析》、《特色休闲农业经典规划案例赏析》、《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等书,在《中国旅游报》、《农民日报》、《中国国情国力》等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关于旅游规划、休闲农业、乡村振兴的文章五十多篇,主持了全国五百多项旅游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案例。
如果您有需求,不要犹豫不要犹豫不要犹豫,请致电或者添加同号微信联系。
有专人跟您对接,深度了解您的项目需求,您可以共享创行合一的业内资源,跟业内的专家、操盘手、资本、电商平台、设备供应商、乡村创客进行深度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量体裁衣乡村振兴项目有哪些,把需求和资源匹配对接,志在创造一个开放、共享的生态,与广大的乡村旅游创业者共同构建精神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