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网约车市场现状(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情况)
多地提示慎入网约车行业
近期,多地交通部门发布网约车市场风险提示,公开提醒慎入网约车行业。风险提示信息显示,多地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或供大于求。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称网约车运力已经饱和,提醒大家慎入网约车行业。进入下半年以来,已有苏州市、深圳市、南宁市、琼海市等地发布网约车从业相关预警。
嘉兴市披露,今年二季度的单车日均订单11.9单,单车日均营收214.7元(未扣除营运成本),分别较一季度下降0.6单和9.9元。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称,截至7月31日,本月深圳全市网约车日均完成订单量约为12.8单,日均接单车辆数约为9万辆。深圳市网约车平台共28家2024年网约车市场现状,已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121046张,已核发《深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证》323508张。
广州市在8月4日发布的网约车市场运行管理监测信息月报显示,2024年6月,全市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量约12.71单,单车日均运营里程约103.22公里、单车日均营收约338.38元。相较于去年,这些指标均有下滑。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底,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89.1万本。到了2024年3月底,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679.1万本。三年多的时间里,网约车驾驶员证的数量增加了135%。
随着订单量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约车司机的队伍,行业内卷加剧。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约车司机注册量达657.2万人,首次突破650万人,2023年全年新增148.2万人。
网约车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分析
随着网约车数量增多,以及平台间“价格战”打响,驾驶员时薪出现下滑,每天到手收入降低至200元~300元,如果想要实现曾经的月入上万,每天至少要工作13小时~14小时。高强度的节奏,以及并不如预期的收入,导致行业整体服务质量下降。
行业龙头滴滴自创立以来,经历过跌跌撞撞的整合发展,直到去年才首次实现盈利。而以网约车为主要业务的腰部出行平台,还困于回血的难题。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网约车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分析:
2023 年滴滴实现总收入 1924 亿元,同比增长 36.6%;净利润 5 亿元,实现年度净利润转正,经调整 EBITA 亏损 22 亿元。作为对比,2022 年滴滴实现营业收入 1408 亿元,较 2021 年同期的 1738 亿元下降 19%。
2024年一季度滴滴实现总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14.9%;经调整EBITA(非公认会计准则口径)盈利9亿元。
随着行业发展中后期市场红利消失,新用户增长速度减缓,导致用户规模停滞甚至下降,行业增长空间被挤压。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37亿人,同比上一年少了近1600万人。而2023年我国网约车用户数量略有上升,但对比以往,增速依旧缓慢。
网约车司机的不断增加带来日均营收的下滑,为了保持收入则需要工作更长时间。网约车平台在烧钱过后也开始“降本增效”,部分平台存在的高佣金抽成比例进一步放大司机们的营收困境。
为了规范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力度。这包括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网约车平台的责任和义务,保障乘客和司机的权益。同时,一些城市也出台了网约车饱和预警政策2024年网约车市场现状,以控制网约车数量,避免市场过度竞争。
想要了解更多网约车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网约车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报告对我国网约车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网约车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网约车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网约车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