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职业打假索赔案例)


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

优化营商环境 抵制职业打假

点击链接查看先前的法律章节:

03

如何应对职业打假人的

不正当维权

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

(图源网络 侵权删)

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

“牟利性打假”的相关司法实务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发布后的一段时间内,各级、各地人民法院的裁判结果较为统一,一般都会支持牟利性打假的惩罚性赔偿请求。2014年最高法公布的指导性案例——孙某诉南京某超市有限公司江宁店买卖合同纠纷案也明确表明了这一观点。

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地方法院作出不同观点的判决。例如,在2018年的“海参案”中,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都以购买人的消费行为超出常人认知为理由,认定购买人不符合消费者身份,未支持其主张的惩罚性赔偿。北京市三中院于2017年和2020年判决的与两个酒水相关的“知假买假”案件当中,因购买人有过大量“知假买假”索赔诉讼经历,并且在公证处工作人员陪同下大量购买某品牌酒水后立即进行鉴定,法院认定购买人的行为具有盈利性,不属于“消费者”,未支持其惩罚性赔偿的诉讼请求。

但在北京三中院判决的另外一个案件中,虽然原告同样有过大量“知假买假”索赔诉讼经历,但由于其只购买了一袋肉松产品,基于案件事实和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原告并非“消费者”,北京市三中院最终还是支持了其主张的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这一案件也提示我们,职业打假人也并非不可能成为“消费者”。

如上所述,司法机关认为“知假买假”并不影响消费者主张权利,但对于“消费者”身份的认定,实务中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形综合判断,有的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被驳回,有的则得到支持。因此,经营者仍需对其可能涉及的民事诉讼风险予以充分的重视。

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

一、职业打假人恶意提出的诉讼——经营者可以采取的抗辩理由

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

(一)“没有主观故意或并不明知”

经营者是否承担惩罚性赔偿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前提是“有欺诈行为”;而在食品领域,《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前提是“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因此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经营者可以根据食品的具体情况以及所适用的食品安全标准,考虑主张没有主观故意或者不明知从而进行抗辩。

但在实践中,关于经营者是否明知,不同的法院可能存在不同的认定标准。例如,在进口维生素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营养强化剂的案件中,有的法院认为,不应过分苛责和放大经营者的审查义务,因此经营者无需承担责任;也有的法院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及国家标准均为公开文件,作为经营者应当明知,因为经营者应当承担责任。

(二)职业打假人并非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法律、法规保护。

因此,职业打假人并不具有消费者的主体身份。

(三)“标签、说明书不影响食品安全、不误导消费者”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第2款规定了豁免情形,即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在同时满足下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经营者可以不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一是不影响食品安全,二是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需要注意的是,经营者主张免责时,需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否则很可能需要承担责任。例如,某案件中,涉诉商品名为“橄榄葵花籽调和油”,标签中配料仅标注为葵花籽油、特级初榨橄榄油,未标注配料含量。就此人民法院认为,标签内容没有标注配料含量违反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容易让消费者对各种原材料的比例造成误解,从而支持了职业打假人的诉讼请求。

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

二、如何应对职业打假人的不正当维权

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并不意味着职业打假人可以为所欲为。职业打假人拿着过期食品进店调包后索要赔偿,可能构成诈骗罪;以举报为筹码索要“封口费”,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实务中也可以看到一些职业打假人因构成敲诈勒索罪而被判刑的案例。例如2018年,郭某在某餐厅就餐时把老鼠放入火锅中,以向媒体公开、向相关部门举报为要挟,索要人民币500万元。案发7日后郭某就被公安机关抓获,之后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除此之外,职业打假人还有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以警告、罚款或拘留等处罚。

2024年07月01日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49条第2款亦明确规定:“通过夹带、掉包、造假、篡改商品生产日期、捏造事实等方式骗取经营者的赔偿或者对经营者进行敲诈勒索的,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构成犯罪的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经营者遇到职业打假人通过不正当手段“维权”、敲诈勒索的,不必慌张,可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4年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索赔最新规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