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野路(挣块钱的野路子)
1、为什么人生不只一种活法?
2、回顾我的阿里10年,近距离了解不一样的阿里巴巴
3、接下来我要做什么?
人生,不只一种活法。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你们有钱。错,我们只是改变了赚钱的方式、生活的方式。加拿大不是我们的第一站,也不会是我们的最后一站。
熟悉我们一家人的都知道,我们住小房子、不买奢侈品、不买贵的学区房、外出吃饭也是各种省,只吃想吃的简单土豆丝等,人均大几十、上百的一顿饭对我们来说算是奢侈一回了。更重要的是,在Ivan同学每天排满兴趣班的日子里,我们没有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兴趣班的开支节省由你想象。
熟悉前段时间很火的那位妈妈的例子吗?给孩子4年时间花了20万,报了超多兴趣班,看看这位妈妈的兴趣班清单:
兴趣班无外乎是这几个大类:体育类,文艺类,艺术类,学科启蒙类。
1、三岁半:艺术类-画画。费用2年花2万元赚钱野路,最终放弃;
2、四岁半:学科启蒙―线下少儿英语。费用1年花2万元,最终放弃;
3、四岁半:体育类—跆拳道。费用1年半花1万元,最终放弃;
4、五岁:体育类—足球。费用半年花4000元,最终放弃;
5、五岁半:学科启蒙-线上英语。费用持续到现在花4万元;
6、六岁:钢琴。费用1年半花3万元,最终放弃;
7、六岁:法国视唱。费用1年花1700(少年宫)元,最终放弃;
8、六岁:朗诵/主持人。费用1年花1700元,最终放弃;
9、六岁:滑雪。费用持续到现在花5万元;
10、六岁半:书法。费用持续到现在花2万元;
11、七岁:数学思维。费用持续到现在花7000元;
12、七岁:乒乓球。费用半年花800(少年宫),最终放弃;
这位妈妈最终的总结是: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在他小的时候我让他接触得多一些,是给他选择的权利。但是我忽略了,当选择多了,就选择障碍了。当一切开始的太容易,就不珍惜了。
有些领域,当兴趣没啥,要想练成孩子的特长,需要的时间特别长,需要的付出特别多,需要的挣扎特可怕,需要的心理特强大。即便你这些都有,还需要天赋。
看看自己这四年半来跳的坑,流的泪,吵的架,出的血,
有几点肺腑之言,一定要和大家说说。
在选择之前,要问问自己: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还是特长。
很多项目,如果是培养兴趣,自己陪孩子玩就可以了,不需要花钱。
这其实也解释了,兴趣要有,但是不一定非得去兴趣班培养。
这位妈妈最终总结地一句话特有同感:“报兴趣班,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还是特长,如果是兴趣最重要的不是兴趣班,而是父母的陪伴”。
而我之所以不给孩子报那么多兴趣班,也敢于不按照常规出牌,受几个我身临其境的真实故事启发:
1、关于学习成绩。我本人就是差生逆袭成所谓好学生,小学到初一都不怎么学,但是不留级,最差初一直接倒数了,然后开始痛下决心决心开始学习,后面一路好学生。所以起跑线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主动能动性。
2、关于兴趣班。我认识一位艺术家,以绘画、书法为职业,她说自己高中才开始画画,我瞬间明白,特长也不一定非得从小开始,除非孩子自身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花很多钱不断去尝试、努力出特长。对于这点,很多家长以前会因为各种考证名校有加分所以努力去考证,现在教育部已经开始着手大幅降低特长加分比重,所以大可放心了。
3、关于上大学。大学的时候自己兼职给一个富二代教自考本科的大学数学,富二代要考的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高考分数非常不低哦,富二代第一次考大学数学就考了20分,当然没拿到学位了,于是我给她教了一段时间,她大学数学考了85分,也顺利拿到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学位证。我教她的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这几门当年上课因为非典隔离,老师就没怎么教,所以我也是自学的。我总结出,任何时候只要有主动能动性,无论基础好坏,学习都不晚。
4、兴趣班贵,真贵,非常贵。我也体验过很多兴趣班,但真心没明白为啥能这么贵,感情我赚钱也没这么容易,比如乐高,看一段视频,在老师的指导下几个孩子一起搭建一个场景,然后1小时200元,不仅没让孩子自主充分发挥,还贵的特么抢钱。
5、关于高薪。有次加班很晚打车回家,跟司机师傅闲聊,他说“你们阿里的高薪有高薪的道理,2个人干的活一个人干,然后拿1.5个人的工资,然后再把0.5倍的工资给到医院”,我当时一惊,仔细想象对于我这样的平凡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还是最重要的。司机师傅的这句话同样送给加班不停歇、无暇顾及健康和家庭、收入很高的父母们。
我想,孩子最差活成我这样的人生也挺好。我和老公为了这次游学筹备了2年,所以辞职并不是纯粹为了孩子教育的牺牲,是一场亲子关系的修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
回顾我的阿里10年,近距离了解阿里巴巴
在我入职阿里不到3年的时候,一位智者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某一天离开阿里,什么是你能够带走的?”当时被问懵了,事后深入思考后,总结出如下三个问题,我已经有了答案,你呢?
转眼间,竟然到了我说“江湖再见”的时候了!
非常感恩成为一名阿里人,在阿里的这10年,只有自己真的经历了,才能深刻理解马老师谏言“刚进入公司三年的员工不要谈战略,先把战术做好再考虑战略的问题”,因为我们身处的是阿里系这样一个伟大(至少是我认为的,非喜勿喷)的组织。很多事情不是嘴巴喷明白的,而是做着做着做明白的。
在阿里拿“1(10个人中最差,每半年评比一次,压力你懂的)”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我当然也拿过。马老师说过“在阿里没拿过1是不合格的”,所以我是合格的阿里人。
当时的确很“愤慨”,也想过内网发帖。第一次因为孕妇被打1(时任老板明说的),但事后很庆幸自己没有冲动,怀孕休假自然无法对业绩、团队贡献,如果换做自己是创业公司的老板?如何处理?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想想就释然了。
还有一次是给业绩做了突出贡献,真的就是做着做出来的,收入翻倍增长,但是也被打1了,因为组织说我没有说明白为什么做出了业绩——这话很熟悉,刚来阿里的时候有位现居集团高位的管理层就苦口婆心地给我说过“你能做出成绩,但就是没讲明白,……”可是我没有认真去提升这块短板。。。怪谁啊?怪自己。所以碰到这样的老板请珍视。虽然绩效被打了1,但是经验可是真金白银进到脑海里了,这是打多少优秀员工绩效都换不来的。我一直深信并践行“钱财名誉如流水,只有知识和经验进入你的脑袋里,就真的永远是你的。”
总结工作、总结生活于我而言受益良多,虽然总结的有点晚,但克服懒癌,我一直在努力ing,总结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二刷的过程,自我成长甚至高于第一次亲身经历的成长——这点心得送给能够做出成绩,晋升述职很难通过的亲们。
阿里近10年,自嘲做了营销大满贯产品经理,自己是阿里系买东西最会省(淘系底层营销系统规则设计者)+最会赚(熟知并参与制定部分淘宝客规则)的小二,简单回顾下做的事情:
第一阶段:沉淀营销工具产品能力—营销平台产品能力—营销开放平台产品能力-营销导购产品能力。这部分内容由我写完、苏苏编在《淘宝产品十年事》中,概括如下:
(1)营销工具产品能力:满就送/减、搭配套餐、店铺优惠券、限时打折、eCRM(现在叫客户运营平台)1年时间付费商家数增长100倍,收入增长当然的,要知道付费工具可是非常考验产品功底的哦。
(2)营销平台产品能力:UMP是淘宝天猫的底层营销系统赚钱野路,双十一眼花缭乱的优惠逻辑全是由它实现的。
(3)营销开放平台产品能力:基于我开放系统,已经上市了好多个公司啦,内心欣慰的同时也稍稍遗憾为啥当初没出去创个上市公司,哈哈,当然是玩笑话。
第二阶段:沉淀商业营销产品能力、商业社交产品能力。阿里妈妈的几年对我影响非常深远,将我的营销思维应用了商业就成了商业营销、商业社交。阿里妈妈的比较敏感,不能分享太多。只能说两点:
(1)在我和团队的努力下,对外分佣成倍增长,一年对外分成300亿元人民币。
(2)所谓的社交电商阿里妈妈可是鼻祖。淘宝联盟APP就是我和团队从0做起来的。朋友quan、wei信qun的优惠券就是因这个做起来的。
(3)几年的锤炼让我对商业模式理解的很透彻,市面上创业公司的模式聊吧聊吧就知道是否靠谱,应该怎么做。也给想学习、想创业的亲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去阿里妈妈体验下,很多事情你知道是一回事,深刻理解是另外一回事。
第三阶段:沉淀国际商业营销、商业社交产品能力。可以说是我上面两部分经验的加强版,结果是收入涨、社交拉新成本低。
说了这么多,最想说的就是,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无瑕的,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的天堂。All in并享受当下就是最好的生活。当然在这之前先要做出一种适合自己的选择。
接下来:投资自己、投资孩子、投资未来。
过去的10年我选择了在杭州在阿里修炼内功,接下来的10年、20年,我从自己、孩子、未来综合考虑,选择离开阿里(或许是暂时),做三件事情:投资自己、投资孩子、投资未来。
一、投资自己
1、投资自己的健康(体力)。
这是大前提,锻炼身体、早睡早起等必可少。除了日常锻炼而外,无特殊情况每周都会徒步,长短途结合。带娃一起徒步,发现每一次户外徒步就是一次全身心的大大大保健。今年徒步以来,我的身体好很多,我家5岁的娃身体明显好太多,几乎不怎么生病了。
徒步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可以免费践行德国、芬兰、日本、英国等主流的森林教育/自然教育,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截止目前我们完成的徒步路线有:北高峰(孩子3岁)、徽杭古道(孩子5岁)、莫干山野路、长乐林场-甘岭水库线、吴越古道、临川古道+指南村。下图是亲测的长度、高度组合成的强度系数——小小发挥一下数学专业特色建了一个小模型,供想徒步的亲子家庭参考。
2、投资自己的脑力和心力。
重点说三遍,学习并总结,总结,总结。主要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PBL),对过去、对当下、对未来。
(1) 营销方面的总结会继续;
(2) 游学生活及亲子教育会在“游而思”坚持写下去。结合当下社会热点,比如已经为自己为孩子学习了「最新」澳大利亚大火真相全揭秘,你被这些信息误导了吗?收藏,获益匪浅:
同时一定要成为英语Native的交流者,因为我要用英语这一工具去探知世界。更不排除自己留学去镀金,梦想会由我自己会去实现,而不是让孩子去实现——是否需要自己留学待进一步了解,无论如何要让自己的脑力、心力不断成长。
二、投资孩子
都说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什么都不缺,玩具、图书琳琅满目,电脑、电视、游戏机、智能手机随处可见。看似丰富多姿,迅疾高效,实则对孩子的认知造成致命缺陷。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缺“自己的时间”、缺“大自然亲密接触”——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一位朋友在千岛湖有自己“依山傍水房树间,行也安然,住也安然”的大豪宅,把小朋友放过去不到2个月,睡的好、吃的香、长得高、少生病、身体好,朋友戏称很好地治愈了“大自然缺失症”。这让我更加坚信并践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才是早期教育最简单有效的途径。
为人父母,应当和孩子搭建一种基础,帮他们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支持他们倾尽热情、燃烧生命,这才是好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几乎只能依靠家庭提供。我投资孩子主要在三方面(其实有些与投资自己融合,感觉挺好):
1、带孩子践行自然教育。
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我们家的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亲子共同成长,共同探知世界。带娃已经去过澳大利亚、美国、日本、菲律宾、韩国,中国的北京、上海、杭州、香港、澳门、兰州、西宁、桂林、珠海、武汉等等。签证也是没有找中介,我们自己搞定的,一方面便宜,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信息泄漏——君不见每次找中介办完签证就会莫名其妙接到各国电话。
24天澳洲亲子游攻略,悉尼、堪培拉深度亲子游(内含总花费)
其他国家或城市的攻略,我努力克服懒癌写出来。
2、孩子的独立、性格健全。
真实世界里需要的是什么呢?是了解自我的能力,是协调他人的能力,是创造新鲜的能力,是洞察世事的能力,是思辨表达的能力,更是领导团队和把握大局的能力。
不管上什么学校,都期望孩子自立、有喜欢的事情、有自我追求的路径,能闯出自己的小天地,充实而幸福。我希望他能独立探索人生之路。怎么做呢?看育儿书学习并践行,我家娃5岁就自己洗鞋子了,很多事情都让他自己做。现分享部分读书笔记:
送三个儿子上斯坦福的博士妈妈总结:9个方法培养学习好的孩子
3、孩子的思维广度、深度和创新力。
除了家庭教育方面的各种引导来激发孩子的思维广度、深度以及创新力上,孟母三迁说明孩子环境的重要性,在选择学校这件事情上,我也不能免俗。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
每位父母都有不同的好学校标准。而我认为的好学校是基于项目的跨学科主动学习——这也是当下前沿国际K12教育的学习方法——最近几年在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个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变化特别活跃。比如美国STEM学习、芬兰基于现象的学习、英国的工作室学习、新加坡的少教多学等等。
虽然这些方式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追求标准答案转向形成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一直认为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父母带着小朋友学习,不一定非要报名昂贵且难进的私校。
在对比过芬兰、以色列、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的一些学校后,最终我选定了先去加拿大游学,直接插班一所口碑、评分都不错的天主教公立学校。
我们已经拿到孩子的录取通知书,全程自助搞定。中间也找了几个中介check信息,特别受不了中介只推荐一个学校的方式——严重怀疑中介在指定学校抽成多。
这是我们第二次插班游学,计划插班一学期5个月,如果效果好,还计划体验芬兰、以色列等国的学校。感兴趣插班的亲请关注游而思。
三、投资未来
未来是我长期要从事的事业。
马老师去改变教育了,恰巧我也感兴趣教育。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要套在我这里就是——“不想当CEO的产品经理,不是好产品经理”。
虽然曾经给自己的定位是最好的二把手,但现在我想自己努力做好CEO,相信我在阿里积累的10年营销产品经验,对我的事业会大有助力。
目前确定“游而思”教育品牌。具体怎么做已经有些思路,但正如我前文说的,事情是做着做着做明白的,等服务到一定量级的客户之后,会向关注我的亲们汇报。如果有对这块感兴趣的亲,欢迎一起哦。
很多朋友问我“跟学而思有什么关系?”,我只能说:“现在没关系,未来可期”。
最后,祝中国早日彻底战胜新冠状病毒!
祝福阿里早日服务20亿消费者!
也祝自己一切安好!
最后用自己0基础开始画的第三幅画表达下对未来的憧憬。
关于游而思
K12国际教育深度研究者,亲子游历自然教育践行者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