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野路(挣块钱的野路子)


在河北省著名的国家5A级景区野三坡内,一处风光秀丽的河岸边,大片别墅林立,装修奢华。国家三令五申严格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内建设别墅,这里的别墅群是怎么建起来的?对此,涞水县一位负责人表示,过去相关部门在别墅违规建造过程中,确实存在执法软弱的情况,没能有效制止项目违规施工。

(10月15日《京华时报》)

一个5A级景区,崛起一栋栋大别墅。面对如此尴尬,无论管理部门在回应的时候是多么“真诚”,在反思的时候是多么“虚心”,在道歉的时候是多么“感人”,一句“执法软弱”都不可能重如泰山,只能是轻如鸿毛。

国家一再强调,景区不能建设别墅。法律一再重申,景区不能被破坏。可是,在一些地方,总是把权力变成任性,总是把任性变成嚣张,总是再把嚣张变成狡辩。对于5A级景区里的豪华别墅群,需要一台能够挖掘真相的挖掘机。

一个个别墅,一个个违法的别墅,就在监管部门的大眼珠子地下,轰轰烈烈的建设起来了,热热闹闹的销售起来了,大张旗鼓的搬迁进来了,这不是所谓的执法软弱,而是在“轰轰烈烈”的背后,有着“花花绿绿”的诱惑。

280栋别墅,占用了多少景区土地?破坏了多少环境生态?如此大动静,为何不知道?有关部门说,刚一开始属于不知道。施工部门不是点石成金的神仙,吹口仙气,就可以把“蓬莱仙阁”瞬间移动。这需要开发商和政府的洽谈,这需要缴纳各种费用。岂能一句“起初不知”就能推卸责任?

为何让违法别墅群笑傲法律庄严?有关部门的解释似乎也很委屈:也查处了,也罚款了。可是他们置若罔闻。在执法部门看来如果说错,也仅仅是“执法软弱”。这又是何其荒唐?如果真是管不了,那说明没能力,没能力还留着执法队伍干啥?当摆设还是当花瓶?何况,“执法软弱”其实就是幌子。当地是一个强制拆迁从不手软的地方。多次爆出过强拆居民房屋的事件。执法部门能兴师动众的去拆除老百姓的一个鸡笼子,为何就拆不了开发商的几根打好的地基上的钢筋?

答案就摆在那里了。政府需要的是开发商的黄金万两,需要“卖地财政”成全政绩。而执法部门也乐得跟着吃点肉喝点汤,一次次停止施工的通知书换来的是什么?就是赖以生存的“罚款经济”。政府可以卖地,开发商可以赚钱,执法部门还可以罚点钱赚钱野路,这才是豪华别墅群能够笑傲法律的真正原因。

生米煮成熟饭是一句俗语。有些部门在法律面前,在制度面前钱,在规定面前,玩的就是把生命煮成熟饭的伎俩。是让小三生了孩子再去上户口。如果,我们不去宽容这一锅“违法的熟饭”赚钱野路,能够做到凡是违法的建筑,最终都能轰然倒地,又会如何?

景区奢华别墅群,需要“真相挖掘机”。景区奢华别墅群,监管部门你“别野”,“野路”走多了也会遇到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