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消费热点(热点消费现象)
提振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现实需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要,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综合看,当前我国在提振消费的政策实践上,要准确把握好“五有”。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图为2025年4月5日,游客在湖北省襄阳古城北街游览。新华社发 杨东/摄
一是有持续消费能力。消费与收入是正相关的。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39251元增长到2024年的5418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617元增长至23119元。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至2024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保持在36%至45%之间。2024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43.4%,住户存款余额攀升至151.25万亿元,人均存款首次突破10万元。总体上,我国城乡居民既有消费能力,也有消费升级需求。那种认为消费不振是因为没有消费能力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忽视了居民存款持续增加的客观事实。
二是有巨大增量空间。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消费差距仍较大。比如,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55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80元,两者相差15277元,如未来差距缩小一半,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将至少增加3.5万亿元。另外,从整体上来说我国消费还不充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美国人均消费支出大概是中国的8倍,美国总人口仅相当于中国的23.7%,而消费市场规模却是中国的近2.7倍。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差距,提高国民消费率,我国消费拓展空间十分广阔。
三是有大量升级需求。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目前的消费热点,蕴藏着巨大内需潜能。特别是有4亿多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好的中等收入群体,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文旅消费热度不减,信息消费方兴未艾,以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绿色商品成为消费新热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量1089.9万辆,增长40.7%,零售渗透率达到47.6%。
四是有政策调整余地。消费政策调整对释放消费潜力具有关键作用。去年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扩大有效需求效果明显。2024年,中央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其中仅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达到9200亿元;“两新”政策带动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5.7%,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3%。今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相关税收等政策也有较大调整空间。
五是有较大消费拓展空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推动了消费模式创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培育壮大。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数字文旅、在线健身等新模式层出不穷,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场景持续拓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和便捷的消费方式,将不断激发新的消费潜力。比如我国目前的消费热点,今年上线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收入突破150亿元,诠释着国内巨大的文化创新力和市场消费力。
详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文章《切实强化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策划:黎海华 审核:王兆斌 监制:牛京辉)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