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锅盔最大的弊端(大学生摆摊卖锅盔月入近万元)
1、邱有林:大学生摆摊卖锅盔最高日入 800邱有林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环系, 毕业后,他不顾家人的 反对,毅然开起了自己的锅盔摊。刚开始,很多人向他投来异样的眼 光:一个大学生出去卖锅盔,大学岂不是白读了 ?邱有林没有在乎这些, 而是靠双手与汗水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如 今,他平均每天能卖 200个左右锅盔,日利润最高时可达 800 元大学生毕业后做什么 ?多数人都会想到:学以致用,找一份相对 稳定且体面的工作。 但是,毕业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环系的邱有林 却有些“不务正业” ,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人们异样的眼光,毅然干 起了卖锅盔这一不起眼的营生。现在,邱有林平均每天能够卖出锅盔 200 个左右
2、,月收入近万元, 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大学生卖锅盔月收入近万元“卖锅盔啊,尝一下,猪肉的 3块5,牛肉的4块5”1月22 日卖锅盔最大的弊端,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附近,一位小伙站在写有“军屯锅盔” 的小车前,一边认真地做着锅盔,一边努力叫卖。五六个学生正围在 小车旁等着正在烤的锅盔,看起来生意甚是火爆。这位做锅盔的小伙子叫邱有林, 他身穿一件黑白格子外套, 外面 围着一件紫色围裙, 上面沾了些许面灰。 这位看似平常的锅盔小商贩, 谁也没想到,他竟然是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建环系的一名大学毕业生。毕业两个月后,邱有林放弃去公司应聘工作的机会。 于 2014年 9月,开始做起了锅盔生意“刚开始做其实挺困难的, 一天只能卖
3、十多块钱, 连本钱都不够。 慢慢的有所好转,卖了半个月之后,就差不多有两百多了。 ”邱有林 讲道,做锅盔生意也不是那么容易, 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相当紧凑。 每天早上 6点起床发面、调料;7 点半出摊,一直做饼,差不多凌晨才 能睡觉。邱有林介绍,锅盔生意越来越好,刚开始每天只挣几十元,半年 后,每天平均能卖 200 个左右锅魁,日利润最高时可达 800元。曾一度饱受质疑他却没觉丢面子按常理, 大学生毕业后该是去一家公司面试上班, 找一份体面的 工作。邱有林来自农村,家人供他读书十分不易,更是希望他能够出 人头地,有所作为。当邱有林将卖锅盔的想法告诉父亲时,父亲坚决 不同意,理由很简单:一个大学
4、生出去卖锅盔,大学岂不是白读了 ?邱有林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 他不顾家人的反对, 毅然开起了自 己的锅盔摊。刚毕业不久, 学校里仍有不少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每每 碰见时, 他们或是投来异样的眼光, 或是质疑他为何不去找一份踏踏 实实的工作。遇到这样的情况,邱有林非但没有逃避、辩解,而是主 动上前打招呼,主动介绍自己锅盔的特色以招揽生意。 “卖锅魁是靠 自己的双手与汗水,从中得到收获,这哪是件丢面子的事儿 ?”邱有 林常常这样鼓励自己。慢慢地, 邱有林的坚持逐渐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 最先支持他 的是他的父亲,“家庭给不了他太多,他知道自己奋斗,我们理当支 持。”邱有林的父亲说,也正是因为家庭条件
5、不好,他比同龄人多了 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冲劲。后来,随着生意一步一步的好转,周 围人也开始理解他: “行行出状元,不管干什么,能做好就行。 ” 接下来,邱有林打算去成都拜师,提升自己做锅盔的技术,然后 注册商标开分店。“今后会是什么样子,谁知道呢 ?”虽然说得轻描淡 写,但看得出,邱有林信心十足。记者点评大学生择业不应眼高手低 即将进入大学毕业季,很多大学生常常自侃”毕业就失业“,事 实上,在毕业前每个大学生都在反复思考着就业问题。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理想 的工作,在面临择业时卖锅盔最大的弊端,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应脚踏实地,抱 着学知识、积经验的态度,从基础做起,放低自己的位置。名词解释:四川军屯锅魁历史悠久, 闻名中外,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命大将姜 维率部在今四川彭州市军乐镇休养屯垦、牧马练兵, “军屯”由此而 得名,今天的锅魁就是当年军中干粮逐渐演变而成。 “酥锅魁”,又名 “酥油千层饼”,历史悠久,做工考究,独具风格,以香、酥、脆、 细嫩化渣而名扬川西。锅盔,还有一种陕西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省 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小吃, 外表斑黄, 切口砂 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 “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陕西锅盔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