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工具箱(什么是蓝海战略)


11.1 蓝海与蓝海战略

什么是蓝海?什么是红海?什么是蓝海战略?什么是红海战略?蓝海战略与红海战略有何区别?本节简要回答这几个问题。

11.1.1 什么是蓝海?

W.钱·金教授认为,「蓝海」(blue ocean)是创造出来的、没有竞争的新市场。相反,「红海」(red ocean)是已经存在的、激烈竞争的旧市场。

新市场是平和的,意味着机会、收益、发展,像一片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的蓝色海洋;旧市场是激烈的,充满竞争、抢夺、斗争,像是血淋淋的、你死我活的战争之海。新市场风和日丽,莺歌燕舞,欣欣向荣,价值飞跃;旧市场秋风萧瑟,兵戎相见,有我无你,零和博弈。只有开创蓝海,甩开对手,脱离竞争,才是企业或非企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莫博涅教授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什么是蓝海。她说深圳就是一个蓝海,《对话》节目也是一个蓝海。「25 年前深圳只有两万人口,而现在已经有了一千万人口,整个深圳的发展就是蓝海战略的体现。」(注:参见中央电视台(CCTV)2005 年 12 月 25 日《对话》:「寻找蓝海」。)莫博涅了解到《对话》的编导情况后指出,「在欧洲、在美国,没有像这样的栏目,我认为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栏目,也是一个很好的蓝海战略的例证。如果你们能把对话节目做成英文版的话,那将又开创了一片蓝海,我希望你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节目。」(注:同上。)

11.1.2 什么是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专家认为,打破产业边界,开创出一个没有竞争的新市场,就是蓝海战略。蓝海战略所追求的目标,是同时做到差异化和低成本,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彻底摆脱竞争,实现价值高速增长。

在已有已知的产业边界和市场空间内,按照既定游戏规则,进行针锋相对的竞争,这是大家熟知的红海战略。蓝海战略基本上没有产业边界概念。蓝海既可以在全新的市场空间开辟,又可以在现有的红海中开辟,并无定则。例如星巴克咖啡,就是在红海中开辟蓝海取得巨大成功的范例(注:星巴克咖啡的「蓝海」由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开创。星巴克于 1971 年在西雅图开设了第一家分店。在 1982 年霍华德·舒尔茨加入之前,星巴克一直是一个小规模的地方性咖啡零售商。舒尔茨担任星巴克零售业务和市场开发主管以后,受意大利咖啡厅的启发蓝海工具箱,在西雅图建立了一种类似的咖啡厅文化,试验取得成功,最终使星巴克发展成为全球最成功的专业咖啡零售商之一。目前,舒尔茨已经成为星巴克的主席和首席全球战略官。星巴克咖啡公司有 4800 多家分店,超过 5.5 万名员工,年收入约 30 亿美元。)。

W.钱·金对于什么是战略有独到的解释。他认为战略由三方面主张构成:其一,买方价值主张(满足顾客对价值的追求);其二,企业的利润主张(为企业谋利);其三,对于企业组织来说的人事主张(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效用、成本和人事三方面达成整体系统的协调,才能称其为战略(注:参见 2006 年 6 月 9 日亚太管理网:《钱·金:蓝海战略不同于蓝海营销》()。)。

蓝海战略有利于获利性增长。战略专家对 108 家公司推出的新业务项目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是 86% 投入红海业务,14% 投向蓝海业务。但是,这 14% 的蓝海业务投入,最后对于公司总收入的贡献为 38%,对总利润的贡献达到 61%(注:参见 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译:《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商务印书馆,2005 年版,第 7—8 页。)。

问题出现了:既然蓝海业务的收益大于红海业务,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挤在红海里,主要推出红海业务呢?

W.钱·金对此深有感触。他注意到,无论是在世界经济论坛、财富年会,还是在微软的峰会上,几乎所有企业的老总都认为创建蓝海非常重要,但是,等他们回到工作中蓝海工具箱,要真正投入项目,要开出支票时,还是会在蓝海前举棋不定,而把重金继续投向红海。

原因何在?W.钱·金做了解释。大意是在红海中开展业务比较安全和便利。有多种现成的分析工具和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证明投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只要分析产业的现状与结构,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把握在价格、质量等方面获得比较优势的条件,就可以制定出竞争战略。投资蓝海则有较大风险。创新是好,但创新失败的风险却没人愿意承担。商学院也讲「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没有人愿意成为失败者。钱·金认为,这就是多数人致力于红海项目的原因(注:参见 2006 年 6 月 9 日亚太管理网:《钱·金:蓝海战略不同于蓝海营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