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开始学基金(基金牛市零建仓)
眼看着市场行情回暖,众多基金净值反弹,投资者对该基金“牛市零建仓”的质疑声从5月至今从未间断。
该基金在二季报中披露了建仓进度:“处于建仓期,目前未开始大规模建仓”。基金经理徐彦对此解释,其他基金自成立以来已有一定浮盈,且净值基本在历史新高附近,而本基金则是从零开始。徐彦还称,几年前股市里有较多企业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现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对新基金建仓来说是巨大挑战,其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仓。
不过,从7月21日披露二季报至今,该基金似乎仍然未完成建仓。截至8月22日,基金净值波动幅度依旧在0.01%上下。
至此,有关徐彦“新基金牛市零建仓”的相关讨论在市场广泛传播。据媒体报道,一条徐彦转发相关报道的朋友圈被公开:“纯转。点赞尴尬,不点赞也尴尬!这不就跟在这行情下建仓时差不多嘛……总不好意思假装看不到吧。”
针对上述言论,《国际金融报》记者曾向大成基金官方发送了采访函求证,但截至发稿,暂未有任何回应。
“价值老将”面临难题
此刻的徐彦不仅要面临建仓难题,还要面临新基金规模下滑的不争事实。
公开资料显示,大成兴远启航成立于今年3月11日,由大成基金的知名价值派基金经理徐彦管理,其从业年限长达19年,管理公募基金年限超过11年。Wind数据显示,徐彦管理的大成竞争优势、大成睿享、大成策略回报均创造出超100%的任职回报率,其管理基金的平均年化回报率达到13.87%。
凭借徐彦较为出色的过往投资业绩,大成兴远启航在募集阶段吸引了不少资金。根据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大成兴远启航的成立规模达到13.25亿元,在3月份成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二。该基金的有效认购户数超过1.5万户,这一募集成绩在今年一季度的权益类新基金中也是较为突出的。
然而,眼看着基金净值迟迟未有较大变化,一些持有人耐不住寂寞选择了赎回。根据二季报数据,截至二季度末,大成兴远启航规模从13.25亿元缩减至9.89亿元。
尽管徐彦是公司权益投资的“台柱子”式人物,有着出色的过往业绩,但在新基金上的短期“失误”让其迅速失去了部分投资者的信任。
实际上,基金投资仍需要关注长期业绩,但如何应对新基金的建仓挑战,也是目前基金经理需要重视的一环。一旦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口碑下滑。比如,近期申万菱信基金知名基金经理贾成东,管理的新基金未踏准行情,反倒在行情火热的两个多月内给投资者造成了一定亏损。
此时再建仓难度提升
目前,沪指持续创新高,截至8月25日收盘,已逼近3900点。与此同时,科技板块细分赛道轮动也在加快。对于新基金来说,相较于上半年,此时进行建仓,难度和挑战无疑更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在今年新成立的基金中,已有10余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50%。这部分表现突出的基金主要是赛道型基金,其中 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居多,也有少部分主动管理型基金取得了不错业绩。与此同时,有10余只今年新成立的权益类基金净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对于新基金在本轮行情中谨慎建仓的现象,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主要有三种原因:“第一零开始学基金,运气不好,短期市场持续走强力度出乎意料;第二,基金经理性格谨慎零开始学基金,选股标准较高,导致仓位较轻;第三,在权益类基金募集难的时期, 有一些‘亏不起’的帮忙资金认购,开放期一到,这些资金就要赎回,导致建仓期基金经理的仓位受到严重约束。”
韩玮认为,新基金在当下行情中建仓将会面临一定的难度。他指出, “市场涨幅越大,出现阶段性回调的概率越大,回调的幅度也可能随之越大。毫无疑问,此时建仓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但市场仍然存在一些布局机会。韩玮表示,一方面,以沪深300为代表的蓝筹股目前总体估值水平不高,长期来看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波动是股市的天性,不同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持仓期限和风险承受力,选择不同的比例,并采用金字塔式的分阶段建仓策略。
截至发稿,针对大成兴远启航的最新建仓进度以及投资策略等问题,大成基金方面暂未回应《国际金融报》记者发出的采访函。
记者夏悦超
文字编辑陈偲
版面编辑 佘诗婕
—— / 好文推荐 / ——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