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三种情况可拒交(物业费20项必须公示内容)
很多人交物业费时稀里糊涂,觉得“别人交我也交”,可实际上,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和《价格法》,物业收的每一笔钱都得明明白白公示,这20项内容没公示,业主有权拒交!今天就把这些“硬规矩”掰扯清楚,下次交物业费前先对照,别当冤大头。
一、先记牢:这20项必须“贴出来”,少一项都不行
物业收费不是“一笔糊涂账”,从基础服务到公共收益,20项内容得一项项写清楚、贴在物业办公室或小区公告栏,没公示就收钱,就是违规。咱们分4类说,好记又好查:
(一)基础物业费:3项要“明码标价”
1. 收费标准+服务等级:比如每平米每月1.5元,得写清对应的是一级还是二级服务——一级服务要求保洁每天扫2次楼物业费三种情况可拒交,二级可能是1次,不能只报价格不标服务;
2. 费用包含的具体服务:公共区域保洁、24小时安保、绿化浇水修剪、电梯和路灯维修,这些得列出来,别含糊说“含所有服务”;
3. 上年度收支明细:收了多少物业费,花在人工(保安、保洁工资)、耗材(清洁剂、灯泡)、维修上各多少,剩没剩钱,得附凭证,不能说“反正钱花在小区了”。
我邻居张阿姨之前就遇到过:物业收1.8元/㎡,却没公示服务内容,后来大家集体要求公示才发现,承诺的“绿化每周剪1次”,实际1个月才剪1次,最后物业不仅整改,还退了部分物业费。
(二)专项服务费:7项要“单独列”
除了基础物业费,单独收的钱更要公示,比如:
1. 电梯费:含电费、检修费、年检费,得附电费单和检修记录,不能只说“每月收50元电梯费”;
2. 垃圾处理费:区分“生活垃圾清运”和“厨余垃圾处理”,收费得符合当地政府定价,比如北京规定居民每月10元,不能乱涨;
3. 停车费:地上车位和地下车位收费不一样,要分开标,还要说清是否含车位保洁、监控费;
4. 公共区域水电费:小区路灯、喷泉、公共卫生间的水电,按实际用量分摊,得贴缴费凭证,不能“估摸着收”;
5. 装修押金/清运费:押金多少、装修完没违规咋退,清运费是按面积(比如每平米20元)还是按车次收,得写明白;
6. 门禁卡工本费:补张卡收20元还是30元,要按成本价,不能说“工本费50元”;
7. 代收费用:代收的水、电、燃气费,要公示有没有手续费,手续费多少,不能偷偷加钱。
去年我朋友小区收“电梯年检费”,却没公示年检报告,业主们投诉后,物业不仅停收,还被市场监管局约谈了。
(三)公共收益:5项要“全公开”
小区公共区域赚的钱,本来就归全体业主,必须公示:
1. 广告收入:电梯间、小区外墙、单元门口的广告,每月收多少钱,和广告商的合同要复印出来贴;
2. 公共车位出租费:小区闲置地方划的临时车位,租给外人的收入,按季度公示;
3. 公共用房租金:小区里的商铺、活动室出租,租金多少、租多久,得让大家看见;
4. 收益支出明细:比如用广告收益修了健身器材、补了绿化,要附花钱的单据;
5. 收益分配方案:是抵下一年物业费,还是按户数平分,得业主同意后公示,不能物业自己说了算。
我们小区去年用广告收益给每个单元装了新门铃,事前公示了收益和支出,大家都没意见;可隔壁小区公共收益从没公示,最后业主举报,查出物业私吞了8万多,不仅退钱还被罚款。
(四)其他关键信息:5项要“亮出来”
1. 物业资质:营业执照、物业服务等级证书,得贴在物业办公室显眼处,不能说“我们有资质,不用看”;
2. 工作人员信息:物业经理、保安队长、保洁负责人的名字和电话,方便业主联系,比如家里漏水能找到人;
3. 维修基金使用:要是动了“房屋专项维修基金”(比如修屋顶、换水管),得公示申请流程、维修合同、花了多少钱,还得经2/3以上业主同意;
4. 投诉方式:投诉电话、找谁处理、几天内回复(比如3天),要写清楚,别让业主投诉无门;
5. 调价公示:想涨物业费,得说清为啥涨、新价格多少、多少业主同意了(得超半数),还得提前30天公示,不能突然通知“下月起涨钱”。
二、别慌!没公示该咋办?按这3步来,不吃亏
遇到物业没公示就催缴,别直接吵架或硬拒,按流程来更稳妥:
1. 先“要公示”:给物业发书面申请(可以是微信文字或纸质函),要求公示这20项内容,保留好记录,比如拍个申请截图;
2. 再“留证据”:如果物业拒绝,或公示的内容不全,把催缴通知单、和物业沟通的聊天记录拍下来,作为证据;
3. 最后“找地方说理”:向当地住建局物业科、物价局投诉,也可以找业主委员会反映,要求物业整改,整改好之前,没公示项目的费用可以暂不交。
我同事之前就这么做:物业没公示公共收益就催费,他按这3步操作物业费三种情况可拒交,最后物业不仅补了公示,还取消了要收的“公摊电费”,帮全小区业主省了钱。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