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给租客需要交税吗(租房交税 谁掏钱 租客房租上涨)
目录:
一、新规来了:租房交税,到底谁在掏钱?
二、租客:房租又要涨?打工人的钱包扛不住了
三、小房东:要么涨租,要么 "躺平" 不出租?
四、市场:房源会变少吗?征税成本怎么办?
五、为什么要收这笔税?普通人该怎么办?
一、新规来了:租房交税,到底谁在掏钱?
最近租房圈炸了锅——2025年9月15日起,《住房租赁条例》要正式施行,核心就一条:租房得交税了。
别以为这是房东的事,跟租客没关系。我们普通人租房,最怕的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掰开揉碎了说:这税到底怎么交?最后会不会变成租客掏腰包?对月薪几千的打工人、手里攥着一两套房的小房东,又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先把新规的重点挑明白,用大白话讲,不绕弯子:
个人出租房子,要交5种税:
增值税:租住宅1.5%,租商铺写字楼5%,月租金10万以下能免;
房产税:住宅按租金的2%(本来4%,减半优惠),商铺写字楼6%(本来12%,减半);
个税:住宅10%税率,商铺20%,能扣掉税费、修缮费之类的再算;
印花税:住宅不用交,商铺按合同金额的千分之一;
城镇土地使用税:住宅免,商铺按面积算,各地不一样。
企业出租更简单:增值税、房产税比例差不多,没有个税,但印花税、土地使用税都得交,而且房产税没有个人的减半优惠。
最关键的是两条“硬规矩”:租房合同必须在官方平台备案,不备案的话租客能自己去办;月租金10万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能享受到一些税费减免。
看起来是给房东定的规矩,但老租房的都懂:真要全民普及的话,最后大概率会变成“房租涨 500,其中200是税钱”,租客躲不掉。
二、租客:房租又要涨?打工人的钱包扛不住了
咱们先替租客算笔账。假设你在一线城市租了套两居室,月租金6000块,房东是个人出租住宅。
按新规,房东要交的税有这些:
增值税:6000×1.5%=90 块(月租金低于10万,其实能免);
房产税:6000×2%=120块;
个税:假设没什么修缮费,应纳税所得额 =(6000-90-120)×(1-20%)=4632 块,个税 = 4632×10%=463.2 块;
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免。
加起来,房东每月要交583.2块税。
你觉得房东会自己扛这 583 块吗?大概率不会。现实中,房东会直接跟你说:下个月房租涨 600,因为要交税了,我也没办法。
这些年房东涨租的理由五花八门:“周边都涨了”“我要还房贷”“房子装修了”,现在多了个最硬气的理由——“税务局要收税”。
有朋友可能会说:“我跟房东签合同,写明‘税费由房东承担’,不就行了?”
太天真了。合同是死的,人是活的。房东可以在签合同前就把租金抬高,比如本来想租5000,直接开价5500,说“这价已经含了税,你爱租不租”。一线城市租房市场是“卖方市场”,尤其是热门地段,你不租有的是人租,租客根本没议价权。
对于月薪8000、房租3000的打工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可能是每月多掏300-500块房租,相当于少了几顿饭钱、几趟交通费,或者孩子的奶粉钱。攒钱买房的计划?又得往后推推了。
三、小房东:要么涨租,要么 "躺平" 不出租?
再说说手里有一两套房的小房东。他们不是大资本家,很多人是把养老钱、血汗钱砸在房子上,靠租金还房贷、补贴家用。
假设在二线城市有套老房子,月租金2500块,自己每月退休金3000,房租是重要的补充收入。按新规,小房东要交的税是:
房产税:2500×2%=50块;
个税:(2500-50)×(1-20%)×10%=196块;
增值税:2500×1.5%=37.5块(但因为月租金低于10万,能免)。
每月交税246块,相当于租金的近10%。老王肯定不乐意:“我这房子老了,每年修修补补还要花钱,现在还要交税,这不等于白干吗?”
他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涨租,把246块转嫁出去,比如涨到2800;要么干脆不租了,把房子空着,或者借给亲戚。
如果很多小房东都这么想,租房市场会出现什么情况?房源变少,供不应求,剩下的房源租金涨得更凶。最后,租客和房东都没好处,只有想租房却租不起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可能会说:“房东交税是应该的,他们靠房子赚钱,凭什么不交税?”
这话没错,但得看实际情况。很多小房东的房子是贷款买的,比如小李租房给租客需要交税吗,30岁,前年买了套两居室,月供5000,自己住一间,出租另一间,月租金2000租房给租客需要交税吗,刚好补贴一半房贷。现在每月要交税 200多,等于房贷压力又多了200,他要么涨租到2300,要么自己多扛200,可他月薪才6000,哪有闲钱?
对于这些“房奴房东”来说,交税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扛”的问题。扛不住,就只能把压力转嫁给租客,或者弃租止损。
四、市场:房源会变少吗?征税成本怎么办?
新规里有个 “强制备案”的要求:租房合同必须在官方平台备案,不备案的租客能自己去办。
现实的问题是,房东为了避税,可能会拒绝备案。比如我租了套房子,房东说:“不备案能便宜200,备案的话就要交税,房租得涨500。” 那我肯定......200 是实打实的。
这样一来,新规可能会把一部分租赁行为逼到“地下”:不签正规合同,不备案,全靠口头约定。一旦出了问题,比如房东突然赶人、扣押金,租客连维权的证据都没有。
更糟的是,大房东和中介公司更有能力应对新规。他们有专业的财务团队算税,能通过“公司化运作”享受优惠政策,甚至能把多套房打包出租,摊薄成本。而小房东和散户租客,只能在市场里被“大鱼”挤压生存空间。
最后可能出现的局面是:散户房源减少,大中介垄断房源,租金被他们牢牢控制。到时候,租客想租便宜房更难,只能任由中介“割韭菜”。
那么用什么方法能消除以上问题呢?这就要考虑征税成本了,也就是“全民征税的成本”——这其实是政策落地时绕不开的现实问题,也间接给普通租客留了缓冲空间。
相关部门要征税,得先知道“谁在出租房子”“租金多少”,但全国家庭住房中,城镇出租房超过2亿套,其中80%是个人散户出租,很多是“熟人介绍”“小区贴条”这种非正规渠道,连合同都没有,更别说备案了。
要把这些“隐性房源”全纳入监管,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街道要挨家挨户排查,还要逐套核算租金,还得应对房东“假合同”“低报租金 ”的小动作(比如实际租5000,合同写3000避税)。真要严格执行,征税成本可能比收到的税还高,显然不现实。
不是说这个税不该收,历史老撕我也支持国家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但是如果出现以上问题,就很考验相关部门的治理水平了。
所以最后,大概率是“抓大放小”:重点盯着企业出租、中介代管的房源(这些好监管、税额高),对散户出租的普通小区房子,只要合法合规,符合国家规定,也就得了。
更重要的是,普通小区的租房市场有个“隐性平衡”:租金再涨,不能超过租客的承受能力。比如在三四线城市,普通工人月薪5000,房租涨到3000就没人租了——毕竟咬咬牙能付首付买房了,谁还租房?房东心里都有本账,真把租金涨过了头,房子空着才是真亏。
退一步说,就算房东硬要涨租,普通租客也有应对空间:可以和房东商量“长期租,少涨点”(比如签3年合同,每年涨 100);可以找朋友合租摊成本;实在不行,换个远一点但租金低的小区——普通住宅的替代性强,不是非某一套不可。
五、为什么要收这笔税?普通人该怎么办?
官方说,收租房税是为了 "规范市场"" 增加税收 ""保障权益"。这些理由都对,增加税收也是真的。以前租房税基本没人交,现在通过备案和监管,政府能收到一笔新税源。但这笔税最后由谁承担?很多人说大概率不是那些手握几十套房的有钱佬。
规范市场也是真的,但很多人疑问:规范的代价,会不会是普通人的生活成本上升?就像给菜市场装摄像头,本意是防偷防盗,但最后可能是小摊贩嫌麻烦不干了,只剩下连锁超市,菜价涨了一倍。
但以上说的只是可能性。通过前面的分析,说到底,租房税对普通小区的影响,更像是“给市场提个醒”,而不是“给生活下死命令”。政策刚落地时,可能会有房东跟风喊涨,但吵吵闹闹一阵后,大家还是会回到“你能接受,我有钱赚”的实际层面。真没必要因为一条新规就慌了神,更别被网上“房租要翻倍”的焦虑帖带偏,我们普通人过日子,看的是柴米油盐的实际账,不是纸上谈兵的恐慌。
更重要的是,我们得看清楚:租房交税本身不是坏事,租房交税,本质上是把以前“模糊”的成本变得“透明”了。但透明不代表公平——如果只是让租客和小房东承担成本,而大资本和炒房者依然能赚得盆满钵满,那这税就收错了地方。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能做的就是多留个心眼,租房时算清楚账,别被“交税”的幌子坑了。至于市场会不会变好,只能等着看——希望最后不是“房东更富,租客更穷”,而是真的让租房变成一件安心的事。
全文完
喜欢就添加客服微信,一起交流或者给我们买个咖啡吧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