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后入市(基金开户数增长)
工资没涨,基金先红了——看着2025年7月开户数蹦到196万户,我才敢承认:原来00后真的在集体上车。
更邪门的是,大家扎堆买的不是妖股,而是以前爸妈才看的“固收+”。
怎么回事?
稳到发困的债券底仓真能喂饱想暴富的年轻人吗?
我把这事捋了一晚。
白天在地铁刷手机,隔壁小伙子小张边听歌边把刚发的实习工资全打进天弘安康颐养,动作流畅得像在点外卖。
我问他图啥,他说就俩字:怕亏。
回撤4.6%的基金,听着就比腰斩的妖股有人性。
我没吭声,回家翻了数据,发现自己也心动:五年回报快三成,年年基本正收益,最差那年也就吐出去2.91%,沪深300却-21%——这差距像在操场上被踩了一脚和直接摔骨折。
年轻人不是胆子大,是算得精。
银行卡里那点钱,都是熬夜加班换来的,一旦跌超10%就肉疼。
把预期直接钉死:能赚最好,亏最多10%,多了我就跑。
于是“固收+”成了唯一符合预算的剧本:大部队债券吃利息,小仓位股票蹭牛市,涨的时候比余额宝多拿几个点,跌的时候回撤像刹车片,声音大但不至于翻车。
我看姜晓丽的访谈也直,一句废话没有:客户只要一件事——少掉坑。
为了这个目标,天弘把24只产品按波动切成低、中、高三档,转债增强、多资产配置全摆上桌,你要稳有稳,要刺激也有少量辣椒面。
后台更绝,近十年稳健型只在2022年微亏,其余年年赚钱;平均持有四年的人收益率19%,真把复利磨成了日常咖啡的味道。
平台端也来凑趣。
蚂蚁、天天基金这些App把购买流程整得跟网购差不多,小白五分钟就能下完单。
智能投顾更会聊天:填个问卷,系统直接塞给你一只匹配风偏的“固收+”,连劝都不带多一句。
监管也在后面盯得紧,信息披露、回撤红线全写在明面,年轻人第一次买基金就体验到了“合规感”00 后入市,安心值直接拉满。
我算了算,268万户持有人里,估计一大半就是95后、00后。
这群人把基金当储蓄罐,每月定投,不盯盘、不看k线,靠“少亏”两个字熬出了耐心。
熊市里没吓得割肉的,牛市里也没冲昏头去梭哈,时间就这么站在他们那边。
反观那些还在群里追涨停板的老哥,一对比反倒成了激进派。
说穿了,这届年轻人聪明在:先求不死,再谈起飞。
债券负责托底,股票负责做梦,回撤控制在看得见的地方,收益一点点滚起来,像滚雪球00 后入市,刚开始只有拳头大,没人搭理,十圈之后,谁也拦不住了。
市场疯起来什么都敢涨,但别忘了,最后分钱的时候才见真章。
把回撤锁死的“固收+”,或许不是最耀眼的明星,却是唯一能把00后的第一桶金稳稳带进下一关的船票。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