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个商业模式(商业模式108种成交的方法)
疫情来到了第三年,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
中国的商业格局却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头部企业正在越来越强大,中部企业压力越来越大,尾部企业依然在艰难求生。
换句话说,疫情并没有根本性地影响到头部企业和尾部企业,因为头部企业拥有着强大的资本实力,抗风险能力更强。尾部企业属于最底层的企业,任何年代、任何环境都会存在的。因此,疫情很难对头部企业和尾部企业形成影响,真正影响的是中小企业。
而偏偏是这些中小企业为我国提供了50%的税收、60%的商业模式创新、80%的就业、90%的企业数量。
这也意味着,大多数人在疫情的影响下是焦虑的,毕竟很多公司的收入可能正在经历下降的阶段,员工的收入能不下降就已经很不错。可问题是,通胀问题并不会停在原地等着我们,物价的不断上涨,意味着我们的收入正在下降。这也是焦虑的原因之一。
如果疫情仍然持续,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很少,就算能从银行拿到贷款,利息也要比大企业高出一截。再加上中小企业缺少一定的品牌效应,产品竞争力不足,难以在未知的环境中突出重围。
未来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着被收购或者被整合的命运。举个例子,如果你开了一家酒店,生意非常惨淡,那么就可能被汉庭酒店或者OYO酒店品牌进行整合,从而成为资本的赚钱工具。当然中小企业也可以从资本这里分到一杯羹。
酒店如此,各行各业也都如此。为什么头部企业可以整合中小企业呢?
首先,品牌效应无与伦比。在人们的认知中,默认某个领域的头部企业产品质量要比中小企业的质量更好,因此价格高一点也愿意接受。举个例子,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矿泉水品牌,可是怎么努力都是不如农夫山泉的销量,因为消费者更认可农夫山泉的品牌价值。
其次,更高的生产效率。社会的发展就是一直在奖励效率更高的人。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效率的大幅提升,因此,英国的经济在当时得到了飞速提升。英国也将影响力带到了全世界。同理,行业头部的企业拥有更高的研发实力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不是一般企业能比的。高效率的企业大概率能打败低效率的企业。
最后,更高的融资效率。中小企业想要融资,大多都是贷款,属于债务型融资。行业头部企业融资则通过定向增发股票就能实现108个商业模式,根本不需要贷款,就算发生疫情,头部企业能够稳坐钓鱼台。中小企业则会被贷款搞得睡不着觉。
多种原因叠加,导致了头部企业能够轻松整合中小企业。说句不好听的,中小企业能够被头部企业并购,已经算是谢天谢地。还有一些硬撑的企业会被自己的执着带进万丈深渊,最终破产了事。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我们现在正经营着这样一家处于行业腰部的中小企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企业被整合吗?
倒也不是,任何时代、任何行业(只要不是国家垄断的行业),都有新的企业成长为巨头的可能,只不过看我们怎么做?
头部企业比较强的点位分别是品牌、渠道、生产效率、融资效率等,可是一家企业只拥有这些东西就一定能永远强大吗?
有很多企业成为头部之后会出现严重的大企业病,比如:价格贵、企业人事臃肿、管理效率较低、管理人员腐败、缺乏创新等。
中小企业只要去针对头部企业的弱点进攻,那么企业就有很大的可能对头部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可能头部企业诸多的问题,就算是内部人也不一定能完全了解,外部人员怎么才能了解清楚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调查跟头部企业有关的消费者、经销商、员工等,找出他们遇到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商业模式来解决头部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我们不仅可能挖走头部企业的员工,也可能挖走他们的经销商,最终也能争取到原本属于头部企业的消费者。
一套好的商业模式一定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它是可以帮助我们弯道超车的。我在新书《颠覆与重构》中介绍了设计商业模式可能用到的108个元素,例如:免费、补贴、尖叫、入口、合伙、股权等。只要从中挑选出适合我们企业的元素,并且进行组合,就可以是一套高效的商业模式,能够对头部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读《颠覆与重构》颠覆已有的商业逻辑,重构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业绩一年十倍增长!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出局的企业,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颠覆创新与盈利重构上。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108个商业模式,如果颠覆重构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学习力,哪有创新力;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何来竞争力!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