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就业渠道的措施(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试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促进就业是国家、社会、学校、家长、毕业生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拓宽就业渠道的措施,是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着重于对各高校拓宽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讨论与分析,以期解决现实问题,为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今后的行动方向提供一个可参考性的建议。

大学毕业生就业门路经验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仍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仍然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难题。

一、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

其一,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就业遭遇瓶颈;其二,社会转型导致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降低;其三,城乡差异缩小了毕业生去边远、贫困地区的热情。

其一,高校盲目招生,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背离;其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其三,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其一,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其二,自身能力局限;其三,不能较好地把握机会,错失许多良机;其四,心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二、现阶段各高校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的经验分析

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拓宽就业渠道的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在2009年2月就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并采取去基层、进企业、搞科研、谋创业四大选择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

各高校在响应政府号召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深入研究,改革创新,为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安徽理工大学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校、院两级通过校园网、广播等媒体,通过就业指导课、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以及开展“就业创业导航工程”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该校近年来,每年均有84%以上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10年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有90%到基层单位。

广东某建筑学院与建筑业协会里15家公司从2009年至今的长效合作;工程学院与汽车制造公司的合作等,从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

安徽工业大学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其做法是大学生创业享受留学人员创业同等待遇。目前该校大学生创业园已有15名大学生入园创办了6家大学生企业,其中2家大学生企业获得科技部、财政部50万元资助。以

“大学生创业园”为平台,加强创业宣传和指导,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入“大学生创业园”自主创业。并为毕业生提供合同签证、就业报到等25项人事代理服务,还拓展到代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服务项目,以解除毕业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并坚持就业工作部门参与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及招生计划制定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和就业的导向作用。针对就业困难的专业,学校适时更改并增加相近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形成《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报告》,供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各学院在工作中参考。上述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学校专业设置、招生、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