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盘一般是涨还是跌(股市盘势解读方法)


午盘一般是涨还是跌

究竟应该如何解读每一天的盘势演变?是文字分析得越多越详细越清楚越好吗?还是文字分析越少,直截了当直白说明涨跌更好?没有定论,看分析解读风格而定,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使用同一种方法模式,更重要的是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模式可以完全准确解读每一次行情的涨跌演变,股市行情变化错综复杂,不能简单认定。

过去经验告诉我,只要有人认定他的分析一定是“百分百准确”,或采用“绝对”表达方式认定涨跌,可以确认他的分析一定会犯错。常言道市场结果二八分,也谈到七亏二平一盈,它基本上是大规律。本栏更进一步认定大赢家是二八中的二八,只有4%而已。以黄金分割率来说只有3.82%的投资人会赚大钱,其他股民有赢有亏,最后亏的比率更大。

采取简单模式认定隔日行情涨跌,还不如丢筛子决定涨跌,因为它的概率还有50%,长期统计下来概率大致如此。人类参与的群体活动,多数情况下都是少数人才是正确的,因为当绝大多数人偏向某一边时,另一边失衡,结果就会倒下另一边,像钟摆回来摆动。有一种成功概率更高是站在您身边散户的对立面操作,他买你卖,他卖你买,准确度更高。

不懂股市是否可以炒股?好比没有驾照一样可以会开车,只是没有合法的驾驶资格上路而已。是不是学习炒股就一定可以赚钱?好比驾校学会开车后是否确保不发生车祸?道理是一样午盘一般是涨还是跌,个中差异看个人体悟。有朋友说“我觉得K线就像五线谱,豆芽一样,从没看过的人觉得一头雾水,会看的人才能发觉是美妙的乐章……”,这个比非常恰当。

学过五线谱的人就会懂得看,没学过的人不会看,但不会五线谱一样可以吹奏,一样会唱歌,一样可以把歌唱得很好听。“我没有炒股的理论,从没看过任何炒股的书籍,就是平时看看K线,看看涨停的股票,涨停之前是什么走势,所以我带有瞎蒙的成分”。实际上所有操作都是概率问题,总会有对的时候,但更多时候会犯错,如此而已。

“K线图,如果我看一万次,看不出规律,那我就看十万次、一百万次……多少能看出点规律,这是我的思维”。天天看,看多以后就会有感觉,采取感觉操作一样可以操作,至于效果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谓K线只是记录价格的方法模式,最重要是K线背后的市场心理心态及情绪行为,如何合理解读不同时间周期内参与者的心理心态最为重要。

股价的涨跌就是市场的供需演绎,每天上下午盘各两个小时交易,不同时间内的交易心理心态又有不同,可以细分到不同时间周期内的K线午盘一般是涨还是跌,即每个交易者在当下的心理心态及情绪行为解读。上午盘跟下午盘又有不同,通常上午盘成交金额约占55%,下午盘45%。第一个小时的成交额占比在35~45%间,中间两个小时缩量,第四个小时量一般会稍大。

第一个30分钟是开局作价时段,市场炒作者习惯积极作价。10点钟是关键的变数,10点15~30分是第一个小时交战结果。11点是市场介入者惯性作价时间。如果未在10点前拉高,第二时间会在10点15~30分作价。倘若两个时间段都没有一般会在11点后作价炒作。上午盘的作价更重要于下午盘,介入者的炒作心理心态通常会在上午盘呈现出来。

这是日常作息时间的变动,下午盘13点30分到2点钟是午盘的重心。2点以后基本上确认当天的收盘变动,倘若还未完成当天涨跌变动,会利用最后一个小时再顺势做一把。一般情况下,在绝对偏向的状况演变下的绝对涨,或绝对跌,会造成最后强势作价拉抬到最高点或近高点作收,或进一步杀跌到最低点或近低点作收,大致如此。

尾盘偷袭强力拔高的瞬间炒作模式或手法,基本上属于未能确认的情况下在最后短时间放手一搏,意图制造一些惊喜。可惜通常这样的炒作后继无力,很容易在隔天“见光死”。这些是市场的惯性模式,并非一定如此,还有很多变数,只能作为一般状况下的情况演变,周三属于多方明显在人气倾向及板块动向掌握优势,所以积极作价到收盘。

这样的走势说明多方掌握一定的优势,可惜最后收盘结果上证指数虽然上涨29.99点,涨幅0.84%,收盘3597点,但成交金额4358亿元是近六个交易日最低,市场普遍会认为上涨量不足,涨不起来。指数低于10~40~20日均线3600、3605及3615点,但高于80~160日均线3587及3565点,形成小区域拉锯交战,虽然上涨却偏跌不利积极作价。

采取【麦氏理论】“三步效率”模型检测论证,低于10~20日均线确实有一定的压制动作,但40日均线助涨会有回抽的助力,成交金额及手数双缩,双保险指标没有任何助涨效力,显示还是明显偏跌,还需要未来两个交易日确认。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数都明显偏跌的趋势压力下,任何上涨都视为反弹,显示还有再破位下跌的倾向,随时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