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工作的潜台词(弹性工作的弹怎么读)
作者|宝格丽
在刚刚过去的面试黄金期,做HR的Z先生就习惯性地准备润喉糖,因为他希望能用职场“潜台词”,筛选出情商够高,资历够丰富的合适候选人。
比如,当Z先生对面试者说出“能描述一个在压力下达成目标的事例吗?”的问题时,他希望候选人大声重复三遍:“客户爸爸再傲娇,我都能搞定!”而当他问出:“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的问题时,Z先生想让面前的应聘者知道,他已经发出了半张录用信,只要你再努力一把,就可以过我这一关了哦。
如此话里有话的暗示、刺探,时间长了,Z先生自己也感慨,为什么就不能有一说一,直来直去呢?什么时候混迹职场江湖,修炼“锣鼓听声,听话听音”的本事就成了必修课呢?
就像上周针对近来的面试结果,Z先生在专题会上对总经理作了汇报。在得到了领导的夸奖后,Z先生在会议结束后,单独被留下交代了几句话:“招聘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不用事事向我汇报,到时候只给我结果就行。把今天的会议纪要整理下。哦对了,下午给公司做薪酬考评软件的王总来公司,也不知道中午到了哪里?”
收到总经理诸多示好,Z先生依然不敢忘形,反而更努力琢磨总经理话中的“潜台词”:“不用事事汇报”,意味着总经理愿意在招聘的事情上放权给我了。“整理会议纪要”,就是要从比较正式的公文上确认这个决定,但是“到时给我结果”,说的既不是最终结果,又不是每个步骤的进展,想来就是一旦涉及费用、调动其他部门人力,还是要老板拍板。看来给自己的放权,更多的还是惠而不费的好处。
至于最后那句看似无心的“王总中午在哪里”,Z先生反而格外用心,这明摆着是在暗示我中午出面招待一下客户,下一步公司绩效调整,还得用人家的软件呢。
短短五分钟之内,Z先生就从一派喜气转到了如履薄冰,全身紧绷。总经理看似平淡的几句话,充满了“话外音”。接下来自己一个不小心,之前辛辛苦苦做的工作,很可能不仅不落好弹性工作的潜台词,还会给领导留下情商低的印象。
赶紧给客户打电话约午饭,又忙着在手机应用上订座,Z先生还不忘邀请一下总经理参加午间招待。在听到满意的答复后,Z先生知道,今天这“潜台词”一关算是过了。
晚上,Z先生照常给上初中的女儿辅导作业,在看到语文读本里对论语“不学诗无以言”的注释时,Z先生若有所悟:面对难以启齿或不便明说的事情弹性工作的潜台词,两千多年前淳朴的古人,都知道要用优美的诗歌化解尴尬,暗示诉求;现在如此繁多复杂的人际交流,一味直来直去,没有弹性,怎么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呢?
尤其是面对职场中的上级,要解得了冷场、给得了台阶,周全得了面子,既满足领导的需要,又不刻意讨好地去满足,才是聪明人的做法。想到这里,Z先生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多读诗经,尽早开始话里有话的成人世界语言。
文章评论(0)